TOPMEDIA
顶思传播
教育界的“她”们,终于活成了自己心中的女神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Lily | 发布时间: 2022-03-08 | 783 次浏览 | 分享到:

她,有许多的身份。她是女儿,无论多忙都不会忘爸妈的生日;她是母亲,无论多累都不会落下孩子的早餐;她是妻子,无论多么要强都愿意在丈夫面前小鸟依人。

她,是独立的个体。她有力量,不依靠别人也能活得精彩;她有追求,不会为了别人的标准委屈自己;她有理想,不怕冲出舒适圈从头开始。今天女神节,我们来聆听、记录、呈现女性教育工作者的真实表达……


整理 | Lily

编 | 天悦


邓宁:40+,万科梅沙书院升学指导顾问


我高中阶段非常向往的是做国际新闻。不过受家庭影响,我父母都是教师,在我回国之后,父亲给我的建议是做一些跟教育相关的事


基于我对自己留学经历的反思和希望,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帮助新一代留学生,后来我走进了教育行业,进入国际化学校做升学指导老师


十几年前,大家刚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时候,基于文化理念的冲突是非常大的,所以升学指导这个行业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也面临很多挑战。


记得当时我给一个学生辅导,跟家长谈话之后,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他的孩子其实并不适合走出国留学这条路,但那时孩子已经上高三了,所以最后的可能就是在剩下的半个学期去突击复习高考的内容,看能否考上一所好大学。


这样的建议对于家长来说,让他明白了总比把孩子送到一所国外的大学,花上4年的时间可能会产生糟糕的结果更为实际,从留学的角度看可能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但是我觉得从为学生的选择和发展来讲,也许找到了更适合的道路,规避了出国留学的风险。


所以,我觉得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回过头看,当把学生的学习成长经历综合一起考量,帮助孩子去申请和选择一所适合的大学、适合的专业,这是足以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选择


从决策来看,我最想对家长说的,就是在出国这件事上,首先要做一个理性的分析,并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出国;其次是如果坚定地选择了出国这条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孩子的自我认知和整个家庭对出国的认知。越早有一个更清晰和深刻的认知,可能对后面出国的规划和准备会更好。


另外,家长还要做到,对孩子有张有弛地管理,有计划地进行引导和约束,绝不是任由孩子自己去选择,或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作为女性,我觉得有一份自己比较喜欢、愿意投入的事业非常好,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自己围绕着这个职业去做很多的思考和探索,我觉得蛮好的。


就像我在这个行业中,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家长,也包括很多行业精英,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也能够了解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给我的职业和生活也带来了很宽广的视角。


我想对女同胞说,你最想去做什么,真的不要太在乎,遵从内心、初心所爱是最重要的,而且用自己的所长去做自己最开心的事


作为女性应该每一天都是自信的,而不是说只有在女神节这一天才是女神。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和无论经历什么样的事,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活成自己心中的女神


邓晨:33岁,北京爱迪学校中学部英语学科组长


我特别小的时候是想当公交车售票员,因为撕票的感觉非常爽。最开始我接触到教育行业,是在教育机构,我当时对教育的理解可能更多的是传道,就是把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


但是当我真的成为了一位K12体系全职老师的时候,我发现当年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只是教育工作中非常小的一部分,现在我觉得我的工作跟我的生活好像很难区分开,在我的工作中,我一直在和我的学生和我的同事,包括和我的领导建立起非常积极的良性的人际关系,我觉得现在的工作更多的意义是把积极的影响带给我的学生、带给别人,这是我当年没有想到过的。


现在学生给我写反馈的时候都说“我的老师特别活泼,特别亲切”,给我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和我想象中的传统的英语课堂特别不一样。


作为女教师,其实性别上的差异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多困扰,相反有的时候还是一个优势。但是在生活中,其实还是隐隐约约能感觉到大家对于女性的一个刻板印象,比如说谈到女司机就会觉得好像技术不太好,或者有人会觉得女性就应该适合某一类型的工作,比如当护士,展现女性柔性的一面。我觉得这些刻板印象如果在未来有更多的女性去打破它,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我觉得教师是一种比较特别的职业,有时候在工作中付出的情绪值,付出的耐心值,付出的努力值,都不是可以量化的东西,比如在课下,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尽可能多给他们一些关注,尽可能多给他们一些时间。


如果按照其他工作标准来看,这可能算是加班。但是在我的定义里,从老师的角度,就是更多把课堂上和学生的关系延续到了课堂外。


有了孩子以后,女性多了很多角色,所以我感觉身上的责任会多一些,要把时间分配给不同的角色。


我女儿今年五岁,她一岁多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因为当时她开始会走路了,然后会叭叭叭开始说话了,我当时就特别感动这样一个小生命,她终于开始有自己的样子了,我希望她作为一个女孩,不要被任何东西牵绊住,她可以当妈妈的小棉袄,但也可以当妈妈的小英雄;可以当一个小公主,但也可以是一个假小子


我也希望我教的学生包括下一代,我的女儿在他们长大了以后,能够越来越强大,有更多的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Flora:28岁,某民办双语学校行政老师


我高中时的梦想是从事新闻行业,从本科到硕士一直延续这个专业方向。毕业回国后,我到了一所民办双语学校开始了第一份工作,此后再也没有离开这个行业,现在已经快五年了。


虽然从事行政工作,但是我也会接触学生,带过研学,做过代班班主任,带学生参与过各种活动。尤其是和小朋友接触时,遇到过各种困惑,“管不住”的问题经常出现,也倒逼我开始接触和学习Positive Discipline,这可能也是师生共同成长、互相成就的一种方式吧。


工作中,其实相比于处理工作本身,我觉得更难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生活中我会更放松,更像真实的自己。


我目前还是单身,刚入职场时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近两年因为身体原因开始更注意管理情绪和身体,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我的父母也是比较注重工作的人,所以对我的工作强度也非常理解。但是这两年也开始劝我尽量平衡一些。


我不太会因为自己现在是28岁而焦虑恋爱和婚姻,但是因为自己是女生更焦虑事业成就,比如职位、薪酬、职业前景等等。


我最勇敢的一次应该是和前男友分手,在家庭的压力下,挣扎了一年,最后还是选择结束了一段错误的关系,现在也觉得是很正确的选择,要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以前被催过,焦虑过,也争吵过,无论是平静沟通还是争吵中的表达,我终于有机会和父母单向度输出了我对婚姻的理解和看法,父母的情绪和我的情绪都缓和很多。


在我看来,女生要自信,要守住本心,不要在别人的评价中失去了自己。我最想对自己说的心里话,就是“要更爱自己”。


金航:27岁,某双语学校老师


我上小学时,就有了想当老师的愿望。上大学时开始陆续教学生英文,大学毕业后也尝试过做外企培训师,在公益机构做青少年儿童公益项目,最后到了双语学校做过市场招生,当我已经成长为比较专业的市场招生老师时,内心还是会被做老师的声音所呼唤,目前是转岗做了小学部的双语教师,我挺开心的。


做老师大部分时间可以说是需要用爱发电,有时候身体和心灵都很累。但是教学也滋养着我的心灵,在我所做的以往工作中,我觉得教学对心灵最有益


而且教学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在教导自己认识自我。教学不论好坏都发自内心世界。我把我的灵魂状态、我的学科,以及我们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我在教室里的体验折射了我内心生活中的感受。从这个角度说,教学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


所以,教学也是一个需要不断自我更新认知体系的工作,这也会促使我不断学习,我很享受这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当我越熟悉我的内心,我的教学也会越稳健,我的生活也越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