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办学创业40年“传奇大女主”:一手缔造国际教育界海派“繁花”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敖竹梅 | 发布时间: 2024-04-12 | 95 次浏览 | 分享到:


“幽兰奖”“中国国际学校30年杰出贡献奖”“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上海国际学校界,有这样一位校长,年逾七十依旧书写属于上海国际教育界不可复制的传奇。与此同时,在上海嘉定,有这么一所学校,以极短时间获得IBO国际认证,笃行“全人教育”,用爱心浇灌温暖校园,创校不到十年却惊艳魔都……他们共同携手缔造的国际教育界佳话,如海派“繁花”一般意味深长。


01 “创业型”教育家:“功成身退”之际却重出江湖


在上海华旭双语学校门前,一棵榉树卓然而立,一株株玫瑰盎然绽放在校园的角落,为天朗气清的仲春勾勒出一片动人的鲜红。对这里的孩子们而言,象征着“托举”的校树和寓意“爱之教育”的园花总是温暖守护,带给他们无限的祝福。


在这殷殷期待的背后,沪上传奇女校长龚德辉每天都在守望孩子们的成长。自1993年投身浦东开发到如今担任华旭双语创校校长,40年的时间里,她见证和亲历了中国国际教育的点滴历程。在业界德高望重的她,也被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亲切地称为“校长奶奶”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龚德辉就作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被引进到浦东,先后在建平中学、进才中学担任领导工作,并深度参与进才中学国际部、民办平和双语学校的创建。走过1993年国际教育“拿来主义”的起步阶段,到2000年初“中西融合”的迅猛繁荣,再到2010年代双语教育成为国际化教育的一大重要样态,2015年,年逾六旬的龚德辉在可以“功成身退”的年纪,选择了创办一所影响世界的中国学校——上海华旭双语学校(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


从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到卓越的管理者,再到“创业型”教育家,龚德辉的成长和蜕变与时代的脉搏共振。纵观中国国际化教育的发展历程,龚德辉认为,国际化教育首先应该紧密服务于国家意志、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同时以培养未来世界建设者之姿,为学生提供先行于时代的教育可能性。聚焦于办好一所国际化学校,她认为核心要义远不止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体系的标准化,还必须不断创变。


首先,离不开前瞻性的顶层系统设计,明确学校的办学宗旨,确保后续办学行为、目标的一致性与可评价性。


其次,需要充分把握创新空间,结合创新型教育设计与学校特色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精心规划必修、选修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选择,满足其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需求。


此外,还需积极拓展教育内涵,以世界、社会为教材,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如大师课堂、家长资源、企业与社区活动;开展跨学科学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国内外社会、经济、文化等问题的理解,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与问题解决能力。


不仅如此,中西融合的系统性也是应有之义,以中国教育理念与国家意志为主导,实现理念、语言、阅读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鼓励学生形成批判性、独立见解;同时,强调扎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加强身份认同。


在数十年的教育历程中,龚德辉多次随上海市教育代表团先后赴美国、法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交流访问,并受邀赴台讲学。作为中国国际教育界的元老级人物,龚德辉也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国际课程实验学校办学评估督导组专家团的常客。


在探访、评估、督导上海多所国际学校与公立国际部的工作经历中,龚德辉一直践行着终身学习者的精神。对她而言,每一次评估都是了解不同学校在课程实施、教学样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与差异的机会,能够为华双的办学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


在一次日本学校的参访中,她关注到学校“医教养”结合的健康理念,将医学知识融于日常管理中,从而促使她强调“预防为主”的观念,通过精细化管理分类,助力华双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她看来,许多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福祉,还有着开放的校园文化和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培养模式,注重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特长,这也启发华双更加倾力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提升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专业度和实践性,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


02 低调奢华,“四个一”绘制“全人教育”蓝图


“一校四址四部”,幼儿园独特的六边形东方庭院,被列入“全球十大最美”幼儿园行列;高中阶段IBDP申请,成IBO论证历时最短的中国学校之一;五届IBDP毕业生100%获得全球一流大学录取,2023年70%学生进入全球前50院校……作为一所拥有优质硬件设施和骄人升学成绩的实力强校,华双有着出人意料的低调。


这所高质量双语学校由嘉定区人民政府支持,依托华东师范大学优质资源,并由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倾情打造,以及旭辉教育集团的支持参与,借助多元办学主体,华双的诞生本身就兼具长期主义与教育情怀,并拥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




创立近10年,华双是嘉定区首家K12双语学校,创新了16年一贯制的双语教育课程体系,始终坚持与国内外一流学校进行交流与合作,吸引了无数志同道合的精英家庭。穿过国际教育市场资本化,竞争激烈的野蛮生长时代和行业稳定的规范发展期,华双在一层层考验下强势突围,在沪上一众国际化学校中脱颖而出。在龚德辉看来,华双的成长与壮大离不开对社会期许与家长需求的真诚回应。


由在IB教育管理领域耕耘超二十年的“老兵”领队,华双对全人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追求。龚德辉强调,在国际课程日益陷入“功利化”的趋势下,不能简单地将IB视为进入世界一流名校的敲门砖。全人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涵盖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重维度,希望学生在学业成绩的基础上,具备多元化、可持续的个人发展优势。


其次,“以人为本”一直是华双的坚守。在当前教育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华旭尤其重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避免过度追求分数,力求塑造积极、阳光、乐观的个体,培养“好的人”,而非只重分数的“好学生”。


此外,终身学习力同样是华双的培养目标之一。学生的学习不仅发生在当下的课堂,更需要延伸到学校之外,延长至离开校园之后。华双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始终保持对新知的热情与追求,从而在大学专业和职业生涯中作出理性选择,实现个人价值。


不仅如此,终身建构幸福的能力也是时代刚需。华双强调教育服务于个体一生的幸福与社会的整体福祉,希望通过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及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悦纳自我与他人、调节情绪、平衡生活的能力,期待学生以创新思维与艺术表达在未来生活中创造并享受个人幸福。






基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华双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一”的实践目标。





“一生一乐器”。

学校以音乐、体育、美术、科创为主课程,聘请专业师资团队,组织包括各类器乐乐团、各类体育校队,带领学生开展组织开展各类演出、比赛、展览,给予学生全面发展舞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特别是在音乐上,华双希望每位学生能够“执一器,好音乐”。


“一生一技能”。

在华双数量众多的课外活动上,学生有着丰富的选择。学校也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培养一项自己热爱的运动技能,并学会游泳这一基础技能。


“一生一课表”。

华双开设180门中小学特色课程,涵盖学科学习类、专题教育类、社团活动类、科学综合类、人文综合类、社会实践类、文化艺术类、音乐体育类、信息技术类、问题研究类、项目设计类等,尤其支持学生自发组建学生社团及俱乐部。


"一生一评价”。

华双采用个性化、差异化的学生评估方式,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成长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支持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提供持久的学习动力。


03 “以爱之名”书写教育新神话


从创校至今,华双克服了硬件与新校认可度的双重挑战,在规范办学的同时确保学校的特色与创新生命力。华双16年一贯制的教育体系有效减缓了家长的升学焦虑,同时依然通过吸引多元文化背景学生,保持了学校“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可持续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