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国际学校未来十年升学密码打开!ISCS2025“硬核实力充电站”刷屏教育圈
来源: | 作者:顶思 | 发布时间: 2025-03-25 | 246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际学校未来十年升学新篇章魔幻开启!AI赋能,多元发展,个性化与性价比兼顾......国际教育行业升学指导工作如何破局进化?如何助力学生选择新专业?高性价比留学之路有哪些新选择?如何实现个性化的“逆袭”规划?3月23日,由顶思主办的ISCS2025第十届国际学校升学指导峰会在深圳爱文世界学校火爆收官,话题犀利,干货满满,为专业实力“充电”,ISCS2025刷屏国际教育圈之际,新留学时代的密码已悄然解锁。

暖春三月,正值国际学校升学offer决赛大战。3月22-23日,由顶思主办、深圳爱文世界学校协办的ISCS2025第十届国际学校升学指导峰会在深圳劲爆开启。现场大咖云集,观众爆满,话题直击当下和未来的升学痛点与挑战。除了主论坛,分论坛及工作坊更是化身“硬核实力充电站”,干货满满,超级赋能——


01 升学破局:聚焦自我成长,与AI并肩作战

UCAS已宣布个人陈述改革,变化从2026年就读的申请者开始适用。个人陈述总4000字符保持不变,但从一个长自由文本变成回答三个结构化问题;每个问题答案必须大于350字符。如何写好英本文书?济南外国语学校升学指导办公室AL方向组长孔嫣然表示,要做好学校专业研究,注重课内到课外的延展,注重积累文书素材,尽早开始思考文书问题。而随着AI工具越来越普及,在升学过程中使用AI已不可避免。International ACAC政策与外联委员会委员、美国大学前国际招生主任郭腾飞强调AI使用须遵循一定的道德与规则,并在现场介绍了如何利用AI协助文书修改与个性化的推荐信创作。



在AI时代,升学指导老师个人职业生涯如何破局?北京爱迪学校升学指导中心主任余融表示,在BANI时代,要想破局,进化力是未来教育者的元技能。进化力包括生态力进化、专业力进化和认知思维进化。深圳爱文学校升学指导老师及学生导师Francis Miller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工作满意度对教师离职或留任有重要的影响。在工作满意度上,外部因素迫使个人完成任务或努力实现目标,而内在因素才能在本质上吸引个人完成任务。Francis Miller鼓励升导从业者们写一封给未来自己的信,来帮助规划理想的职业发展。内容包括:想象理想的职业场景;设定信的日期为一年后的今天;描述工作的学校类型、获得的支持、在角色中的感受以及建立的关系;无论老师是留在当前学校还是进行转型,详细说明为实现这一未来需要采取的具体步骤。



02 新专业新发现:成为职场创新者

社会转型,新老专业交替。升学如何为学生选择专业?狄邦教育集团升学项目总监唐珮颖老师幽默开场,打破传统的PPT演讲模式,现场互动生成职业群体画像,手把手教学升导们“如何支持高中生的大学规划”。唐老师鼓励升导们突破学校的围墙,专注于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倡导能力,对未来的学习机会持开放态度,以精确和诚信处理流程、标准和道德问题。


从职业定位反推专业规划,是精准筹谋还是自我设限?海嘉国际双语学校校区大学升学指导主任、天津校区校长张航天提出了“从职业定位反推专业规划”的策略。实践方法是,基于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分解职业定位任务,比如,从STEM、人文社科大方向到金融科技与大语言模型等交叉学科方向。但职业定位是阶段性的,在任何发展阶段都不要期待一个终极定论;关注学生可迁移能力在中学阶段的培养。基于职业定位方向,为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职业体验活动;基于升学规划的专业视角精准适配升学活动,提升活动首先要合理建设学生对于活动的期望值;基于家庭拥有的职业资源,结合学生资源整合的潜能,为学生规划匹配的职业定位,他认为,资源整合是一个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概念,家庭资源的适配度与亲子关系更为重要。


天坑专业,热门专业,该如何选择?科博国际教育咨询总监张羽认为,契合特质才是“王炸专业”。她指出,名校需要培养的是“不被机器人取代的人才”,人类和AI相比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情绪能力、热情以及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如何选择专业?她列出一个公式:“喜欢的专业+多元智能中高智能对应的专业”等于最适合的专业。她提醒导师们注意陆续关闭的专业和新开设的专业,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人工智能工程理学学士,UCL开设哲学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科技、环境、健康是全球重点关注领域。


上海协和双语高级中学资深升学指导顾问Toa Lohe在现场讲述了跨学科专业的价值,如今,MIT、斯坦福、达特茅斯等全球知名高校都在陆续开设交叉学科专业,升导老师们应当鼓励学生理解跨学科,勇于尝试新专业,成为全球职场创新者。


03 背提新思路:硬实力大融合打造超级竞争力学生

无论是标化、竞赛还是科研背景提升项目,最重要是要改变学生认知。北京海嘉学校中学副校长邓宁认为,升学指导最重要的,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改变学生的认知。而改变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对学生的深度理解,继而进行差异化辅导和培养。邓宁及广东广雅中学升学指导老师王林林用生动的场景案例,现场“手把手”教老师们如何引导学生认知成长,展示个人差异。她认为,应当先分析学生初期画像,再通过三个阶段分步骤进行,阶段一:规划与探索并行;阶段二:自我反省与成长;阶段三:自我认知外化与个人差异化展示。



如今,竞赛被视作学生学术潜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证明,对录取有一定的助力作用。北京翰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天宝认为,“以赛促学”将成为国际学校的创新路径。这表现为,可以双重提升知识深化与迁移能力;从获奖结果到成长型心态;是一种降低试错成本的生涯规划实验。他倡导,让竞赛成为照亮未来的火种,而非制造焦虑的枷锁。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科技人才培养,科研背景提升在市场上风靡起来。矢量实验创始人、零一学院课程设计高级顾问李正对科研背景提升概念进行探讨。他认为,真正的科研教育应聚焦学生“内在能力的系统性塑造”,而非流于表面包装。其核心逻辑在于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未知,在开放性问题场景中培养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科研教育的价值首先体现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设计跨学科项目、真实科研课题等“黑空间”场景,学生在实验失败、数据矛盾等认知冲突中学会质疑现有结论,重构知识框架,形成独立判断能力。其次,科研训练能显著提升“实践应用与协作能力”,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环节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强化沟通与资源整合能力。


面对升学卷上天,上海宏润博源学校外方校长Christopher Moses认为申请大学的锦囊妙计就是“返璞归真”。他对当前录取中的“热点”进行分析讨论,包括入学率与完成学业比率、教育公平考量群体、体育特长生、校友子女和捐赠。他指出,最成功的学生是那些充分、深思熟虑地参与申请过程的人,他们有自我意识,能够讲述自己的经历,兴趣和抱负的地道故事。


04 多元升学,打造实惠经济留学路

美国、英国等主流留学地竞争已进入白热化趋势,留学成本不断上涨。而德国、法国、新西兰等留学目的地也开始吸引留学家庭的关注。

德国工业精神,世界教育楷模。北京西奈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煜东说,德国是全世界留学生的第四大留学目的国,2024年有超过47万外国留学生;同时,德国是中国工科生留学最多的国家。德国高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据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HRK)“大学指南”数据库截至2022年3月29日的统计数据,德国共有各类高校423所,分布在16个联邦省,其中319所在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备案。德国高等教育名人辈出,诺贝尔奖得主中,德裔科学家占比超过40%。留学成本仅是欧美国家主流城市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