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顶思美国考察团:从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到中美教育领袖对话峰会
来源: | 作者:文 | Emily 编 | 王永倩 | 发布时间: 2019-04-19 | 2604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一个论坛围绕高等院校科研和项目合作为主题。河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教授徐永赞和河北工业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刘伯颖代表中国的高等院校发声。主要提到了中国高等教育非常希望可以和美国的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把好的项目引进中国,尤其是像雄安新区这个城市。从中国政府鼓励支持的角度,希望可以引起共鸣。


第二个论坛是关于K12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和挑战。顶思代表团的曹旭东校长和陈实校长进行了发言。

亚加达国际预科学校 曹旭东校长(右一)南京实验国际学校的AP中美项目校长陈实(左一)


来自亚加达国际预科学校的曹旭东校长,讲述了IB课程在国际化教育落地中国的一些优秀实践,表达了希望可以和美国K12学校进行文化交流、学生互访交流的合作意向。


来自南京实验国际学校的AP中美项目校长陈实,讲述了美国AP课程在中国的落地,以及在课程发展、学生发展、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机会。


Norton Public School的学监Joseph Baeta讲述了国际化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换生和交流项目,还有提升美国学生视野和综合素养的时代意义。他表示十分希望在学校开设中文和中国文化课程,正在寻找合适的老师。


来自Wareham Public Schools的国际教育主任Maureen Manning表示,要为来自美国比较贫困家庭的学生同样地争取国际化交流学习的体验。这对于“高贫”群体而言,意义可能更为重大。很多毕业生可能会直接选择职业学校或者工作,他们需要看到世界有多大,即使自己生活的家庭和社区可能并不是完美的,但是通过看世界,可以为他们开启另一扇窗,给人生另一种可能。


因此,他们每年都会学校提供部分资金来支持学生们出国交流学习,去往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等地。这些孩子们如果能够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对于未来人生的发展和职业选择也是意义非凡的。



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Alan NovemberWho Wons the Learning”进行演讲。

作为教育科技的领导者,他开创了November Learning教育平台,也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要:

•   Learn to think

•   Bring back humanities


未来的社会需要能够进行复杂思辨能力的人,因为世界不再非黑即白,一切都是灰色地带,需要提炼出黑色的部分和白色的部分。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世界变化更快,特别是技术方面。因此,需要teach fundemental & creativity,才能更好地立足未来社会。


他还以互动的形式说明: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海量的,而且是有偏见的。比如,你可以尝试在google搜索中国或者美国的主席相关的新闻,然后在百度进行同样的搜索,得到的答案和主要的信息都是不一样的!


信息可以塑造我们的观点,重要的是如何消化信息,并且理解世界是如何工作的,理解人们的思维为何有所不同!


下午是关于中美职业教育和教育科技&STEM教育


教育科技论坛


教育科技的部分有美国的五家创业型公司的团队成员分享,他们分别自Intelitek,CueThink,MIT Media Lab,BrainCo和Community Boating。通过实践以及和学校合作的角度,五位嘉宾为大家展现出教育科技的发展是时代所趋的。而且科技作为一种辅助,更重要的是让教育回归其本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激发他们的兴趣,实现学习的内动力等等。


最后,感谢CES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和Sino-US Education Leadership Colloquium 中美教育领袖对话的主办方美国青少年数学与科学协会,让我们可以一同探究如何发展多元化的国际教育,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