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必读书单,16位国际学校校长诚意推荐!|世界读书日珍藏贴
来源: | 作者:Alvin | 发布时间: 2019-04-24 | 1752 次浏览 | 分享到:



06



梁兴安
领科教育集团CEO
上海领科校长


《Improving Schools from Within》

推荐理由:想要成为一所好学校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改善,提升甚至变革。要使这一切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激发内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本书作者罗兰•巴特,是哈佛大学高级讲师,他通过自己多年担任公立中小学的教师和校长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这本书特别强调了合作,共同管理,激情和投入对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性。巴特说“知道自己拥有权力,并可以施加影响的人才会发挥出最大的智慧和潜能”。本书通俗易懂,是符合学校生态的变革指南,推荐给校长。
07


廖伟  
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副校长
博物馆式小学校长

《优秀的绵羊》



推荐理由:国际学校的教育者该如何看待学生的未来?是欣喜的看到他们跨进常春藤名校,还是在关注他们一生的发展;是看到学生们知识渊博、善于交流,还是在分析他们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的焦虑……

我们在憧憬和祝愿学生拿到名校OFFER的时刻,很多时候已忘记教育者的本心和使命!阅读威廉·德雷谢维奇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后所著的《优秀的绵羊》,会把我们拉回原点,对“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追求是什么”、“教育该如何发展”等问题进行静心哲思。


08


马德玲
北京海淀凯文学校副校长

《原则》




推荐理由:《原则》这本书是由华尔街投资大神、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根据个人40多年的生涯历程实践及感悟出做人与做事的原则供不同层次的人借鉴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阐述了其个人的历程、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

本书通过个人经历启示他人从失败中坚持的道理;在生活原则中强调要拥抱现实、应对现实,头脑要极度开放、极度透明,以及要正确面对痛苦从而得以进步。在工作原则方面作者提出了文化领先、严厉之爱、创意择优、用人法则等行之有效之方法。比尔盖茨推荐此书为“非常宝贵的指导和忠告”。


09


PelhamLindfield Roberts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校长

《亚瑟国王的圆桌》(2003)



推荐理由:《亚瑟国王的圆桌》(2003)引领我们如何通过合作解决21世纪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的桌子究竟有多圆?” 这本书对欧洲、非洲、北美和亚洲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如何参与学校的发展这一问题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10


彭敬慈
海嘉国际双语学校总校长

《老人与海》



推荐理由:要达到成功,单靠聪明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毅力、抗挫力及正面的思维等态度。“老人与海”这一本书虽然只是一本薄薄自己与自己对话的书,但它背后的哲学非常丰富。大家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要主动,好好分析及找出这本书带出成功的要素,然后创出一个自己成功的座佑铭。
11


秦新春
美达菲上海铭远双语高级中学校长

《思考的艺术:52个非受迫性思考错误》


推荐理由:我推荐的一本书是《思考的艺术:52个非受迫性思考错误》,这是一本简单易读的心理学书籍,相当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畅销著作《Thinking, Fast and Slow》之简版:省略实验过程,由“幸存者偏差”开始,以小品文的方式直击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而不自知的52个思维陷阱,广泛适用于生活和职场管理,常读常警醒,适合用来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力求在重大决策上保持理性。


12


Rodney Harris
英国威斯敏斯特公学副校长(学术)
成都威斯敏斯特学校总校长
《刀锋》



推荐理由:在一个男人们和女人们出于需要或意愿而旅行的世界里,《刀锋》这本写于近一个世纪前的书仍然传递着人类关于不安和渴望自我发现的相关信息。“男人们和女人们不仅是他们自己,而且代表了他们的出生地,代表了他们学会了走路的城市公寓或农场,代表了他们小时候玩耍的游戏……”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n)把握住每一个独特的人成长中的多层面和多线索,他的笔触追随着一个不安的年轻美国人拉里·达雷尔(Larry Darrell)。小说里,拉里放弃了他面前一望到头的稳定生活,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过的路,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和自然的天性。拉里所做出的选择折射出一种更加微妙的内在勇气,毛姆并未将外在形式的英雄主义诉诸笔墨,我喜欢他的这种写作方式。和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毛姆将自己的经历渗透到他的作品中,带我们去参观他曾去过的许多地方。不同于他通常的诙谐和讽刺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一种更加深思熟虑的口吻,折射出人类决策和内省背后的复杂性。
Reasons:
In a world where men and women travel – out of need, or willingness – this book, written almost a Century ago, still carries a pertinent message of human restlessness and yearning for self-discovery. “For men and women are not only themselves; they are also the region in which they are born, the city apartment or farm in which they learnt to walk, the games they played as children…”. Grappling with the layers and threads behind every unique human identity, Somerset Maughan follows the troubled young American, Larry Darrell. Turning away from the predictable and stable life laid out before him, Larry chooses instead to follow the unbeaten track listening to his own internal voice and natural instinct. I like how Maughan,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an outward, heroic form of bravery,  reflects instead on a quieter, individualized form of courage; turning away from the obvious and easy path. Maughan like many great artists allows his own biography to seep into his works taking us to many of the places which he himself visited. This novel - unlike his witty, often sarcastic short stories - gives into a more reflective voice that considers the complexities behind human decision-making and introsp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