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中国拔尖人才的教育改革刻不容缓,要找痛点破难点抓重点
来源: | 作者:Mina | 发布时间: 2019-11-06 | 924 次浏览 | 分享到:

对于拔尖人才的培养,业界一直存在两种声音:有些人认为想要教育公平,就应避免教育资源的极端分化,应该放缓“拔尖”培养的政策制定;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中国在拔尖人才的培养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教育强国,我国拔尖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为“拔尖人才”?究竟要不要培养“拔尖人才”?又要如何培养“拔尖人才”?顶思对话当代教育名家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希望能从与王校长的交谈中,找寻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文 | Mina

编 | 田菁

本月19日,正值清华附中建校104周年,以及清华附中国际部建校10周年。长期以来,清华附中一直坚持着“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传统,在学生的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培养和创新上,始终是国家基础教育的标杆校和“风向标”。

清华附中校园,图源:清华附中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作为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系统的带头人,自2007年出任校长以来,更是把“为领袖人才奠基,让每位同学都能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成长”的清华附中使命视为己任。作为教育改革的先行人,对于“精英人才”、“拔尖人才”的培养,王校长更是有他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

近期,顶思就“拔尖人才”的培养,结合国际教育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与王校长进行了深入的对谈。王校长不仅对如何定义“拔尖人才”作了阐述,更是道出了教育界培养“拔尖人才”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痛点。同时,结合国际教育办学,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王殿军,2007年起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2013年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2017年被推选为当代教育名家。带领团队历时8年,提出并研发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系统,自2015年开始在北京和全国多个省市全面推广使用。 

T=顶思

W=王殿军校长

对话一:拔尖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关于拔尖人才,或杰出人才的培养,一直都是教育界时不时就要拿出来讨论一番的话题。钱学森在2005年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来杰出人才”这一问题更被称为“钱学森之问”。

培养不出拔尖人才的原因,究竟是我们对拔尖人才的定义有偏差,还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培养拔尖人才?十余年后的今天,我们希望能从王校长这里找到答案。

T:我们都知道,清华附中一直以来在人才培养方面都是业界的翘楚。我们也可以在各种信息上看到,清华附中的学生除了在学科、学术上有着过人的成绩,进入知名高校的比例很高以外,在素质教育方面也拿过非常多的奖项。

这些人才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称为某一领域中的“拔尖人才”。您在教育部发展中心第二届基础教育研讨会上也提出过“无论中学还是大学,都应该更加关注拔尖人才的培养”。您最初提出培养“拔尖人才”的想法从何而来呢?

W:原因有两点:第一是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重要。第二是在中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里,拔尖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去专门研究和处理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如果在国际范围内与一些教育强国,或是发达国家比较的话,在这一方面的培养是比较欠缺的。

我们基础教育的平均水平在全世界不算低。但是对于拔尖人才培养,却已经远远落后于整个教育的平均水平。关于拔尖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大家都有目共识。对于具有特殊天赋或潜力的学生,我们还是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未来成为拔尖人才、优秀人才的可能性更大。虽然它的人数少。

T:怎样去定义“拔尖人才”呢?

W:拔尖人才其实很难定义。但总的来讲,他必须要全面优秀,还要有所特长。

我觉得拔尖人才第一个特点,是综合素质要优秀。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具有自己的特性和特色,对于某些方面有特殊的天赋或者兴趣。

还有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具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和追求卓越的品格,要“不安于现状”。这样的孩子往往是要超越自我,或者奔着某个更大的目标去的。是有梦想、有恒心、有学习激情和动力的孩子。

T:那么,怎么去辨别和挑选出“拔尖人才”呢?

W:关于如何挑选这样的人才,需要有一些测量的办法。通常我们中国的习惯就是通过考试。但是考试,尤其这种学科类文化课考试真的无法全面地反映一个孩子是不是拔尖人才。

之前我带领清华附中研发团队一起开发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就是为了希望不再完全依靠分数评人、选人,而是通过心理、智力、动手、活动等多方面,科学的对人才进行评判。

比如,在一些团队活动里,我们会设有观察员记录过程,但其本身不会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协商能力,按学术讲就是领导力才华的一个综合体现,包括动手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有没有创新想法等等。我们会设计一个表,结合一些观察点,让老师们去观察一些综合的能力。

另外也会以面试的方式去测评。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回答,判断他对一些问题的想法,对自己,对未来的了解程度等等。这个也是一个综合性评价。

我们还会设置一些体育方面的评价,去看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等等。因为我认为优秀人才必须非常的全面,身体素质也很重要。

此外,如果学生有什么特长,他也可以展示。通过敢不敢去表演,有没有胆量去表现自己,来反映他对自己的自信程度等等。

当然,我们还是要测他的一些主要课程去了解他的学习能力。个别时候我们采取的是讲新课。一段内容讲完之后,看看学生能不能很快的基于刚学的东西去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问他已知的,或复习了好久的有解决答案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会太难,学生只要学懂就能回答。

我们其实会涉及到很多办法,也会做一些心理测试。通过这些综合的考察,基本上就能做到把人区分开:有一些孩子他确实各方面表现非常出色,那就很可能成为我们心目当中的候选人。再经过文化课的考试,就可以入选到我们的一些特别项目和计划里。

这套系统先是在清华附中各分校进行了3年试用,通过实践后,于2015年全面推广到北京各校进行使用。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开发能力型的测试。

清华附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模块,图源:清华附中提供

T:您刚才还提到在清华附中有一个特别的“拔尖人才”选拔项目,这又是什么项目?

W:其实我刚才举例的这几种选评方式,是我们另外一个计划的做法。我们有一个项目叫“中华英才培养计划”,是针对国家级贫困地区优秀人才的扶持计划。

清华附中教师会亲自去到项目县,通过综合能力测试、逻辑思维测试、心理测试、面试、才艺展示、日常表现等,多方面考察那里的学生,最终选出入选计划的学员。

我们会从初一年级把他们纳入我们的培养计划,接下来支持他六年。这些学员会在每年暑期的夏令营到清华附中来学习。我们从学科、音乐、体育、科技、人生观等多个层面进行培养,让他们与清华附中学生结对,进入学生家庭,全面感受北京的教育环境。

项目至今已经是第七届,第一届学员已于2018年完成高考,部分优秀学员分别被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录取,成果是非常显著的。

这件事情给我一个启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我们其实有很多有天赋的孩子。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关注他,他很有可能被埋没,成了一个普通人;如果我们真的关注了、倾注我们的心血,设计很好的培养方法,它未来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优秀人才。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到韩愈写的《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在中国大地上,拔尖人才就是千里马,但是它是千里的马驹,你如果不认识他,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去培养他们,他或许还不如普通的马。所以对这一类拔尖人才我们应该努力的去发现他,关注他,然后好好的培养他。

中华英才项目学生在课上发言,图源:清华附中

T:那么在您看来,什么培养方法是不科学的?

W:一些学校对于拔尖人才很喜欢,也愿意选出来。但是选出之后,并没有按照未来大师、大家的方向去培养,而是让他们去争取高考的高分,去拿状元、竞赛的金牌。虽然这样无可厚非,但是“拔尖人才”很有可能就沦为了“考试机器”。他未来能获得更大成就的可能性就被剥夺了,很可惜。

另外除了培养,还需要注意到输送人才的问题。中学培养完之后接力给大学,大学却置若罔闻,或漠不关心。输送渠道中断了,也会流失掉很多优秀人才。人才培养它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保障培养,输送,全流程的一贯性。

T:什么叫做按照“大家”的方式?清华附中是怎么做的?

W:我们希望孩子们真正去研究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甚至这个答案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而不是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已知答案。我们要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培养科学精神、探究精神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还有去训练他们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这种能力。

在清华附中,学生可以自己申报课题项目,我们提供自主研发,开放性的实验室。同时配以高水平的老师,有时还聘请清华大学或者其他校外研究机构的老师来进行指导。我们也充分利用了周边的教育教学资源,连接科学馆、中科院、清华和北大等,目的就是为了给有特长和潜力的孩子提供能够支持他的教育系统、指导老师、发展空间和项目支撑。

除了科技方面,我们也特别重视体育、艺术、学科竞赛等,可以说,只要学生感兴趣,我们都会支持。

图源:清华附中官网

对话二:“拔尖人才”与国际教育

我们发现,在清华附中培养“拔尖人才”的过程中,吸收借鉴国际上先进学校的办学经验显得尤为重要。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以它悠久的教育历史,经过长期实践和检验的教育理念,一直以来受到广大中国家长和学生的推崇。

随着大众对“去应试化”“追求个性化”“全面化发展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势头也日益蓬勃:外籍子女校、公立学校国际部、民办双语学校等在各地区建立的数量与日俱增,按照国际教育模式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

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如一些学校办学资质不足、办学能力不稳定、教师资源不专业、办学目的不纯粹等等,都为国际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也在这次与王校长的谈话中,就“拔尖人才”与国际教育之间的关系,目前国际教育在中国应该怎样去发展,国际化办学今后的道路应该怎样走,以及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等等做了一系列讨论。同时,王校长也为我们分享了他在国际化办学当中的一些经验。

T:您认为,拔尖人才的培养与国际教育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W:这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第一,我们目前借鉴的都是北美和欧洲的教育体系,他们的教育确实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和检验,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这些国家因为教育的优秀而强大。一个国家的强大,背后一定是教育的强大。我认为,教育强则国强。国际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方面确实做的比较到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人家一个班15到20个人,甚至更少。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个孩子的个性,指导起来肯定就会更加精准。反观中国目前教育的现状,我们一个班级50人,甚至有的地方一个班有100多人。老师一学期下来可能名字还没记全,那么何谈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特色发展呢?

另外,他们的评价标准历来不会以单纯的哪几科考试去决定孩子的优劣。他们会全面的考察孩子在校的综合表现,成绩只是一个方面。无论他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还是选拔方式,都能够比较好地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拔尖人才的成长。

T:清华附中设置国际部的用意在于?初衷是什么?

W:清华附中在校园里成立公立国际部,用意是非常深刻的。既然国际教育体系能培养出优秀人才,至少能提供让优秀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就要把它放到校内;我们就让更多的领导和老师有机会亲自去看,亲自去感受。

我认为在中国办国际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能够让我们真正领略什么是比我们更加优秀的教育,怎么样能够让国际教育本土化,让国际教育能够促进本土教育的改革发展。

但是现在我们这个作用发挥得并不到位。我们现在能够为一部分“人”提供这样的优秀教育,并没有做到为整个国家提供相应的教育。我们可能更多的支持了“人”,而不是“教育”本身。

清华附中国际部师生在操场上体育课,图源:清华附中

T:您认为现在国际教育在中国应该怎样去发展?国际化办学今后的路要怎么走下去?

W:我觉得需要从两个问题出发:

第一,办教育首先要想清楚其目标和目的到底是什么。

目的不能太狭隘,比如就是为了招更多学生,收取更多费用,或者只是“送出去”原则,单纯只是把孩子送出国门,也不关心孩子自身水平或潜力是否适合。即使是国际教育,也需要关注人才的差异。家长可能不太懂,认为出了国,能有一个像样的体面的大学读就是成功。我们不能仅仅以考上好大学为目标,像追求高考分数一样的去培养人才。要像真正的国外教育一样,关心拔尖人才培养。

第二,需要考虑怎样真正做到把中国的东西融到国际教育中去。

许多国际学校的招生对象都是中国孩子,如何确保学生的语言、文化、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这些价值观教育层面的内容得到传承。如果忽略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在自断前程,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国际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许多风险和危机,是充满挑战的。我在其它会上也讲过,我说我们这条船大家都得注意,谁凿个洞全体人都得翻船。

T:清华附中有很多分校,包括清华附中上地、丰台、朝阳、永丰、西安学校,还有海淀凯文和清澜山,包括最近与常熟UWC联合办学的CWA世华学校,在这些学校里,清华附中主要是在输出什么?怎样把“清华血液”“清华精神”渗透到这些学校中?

W:我们尽可能的把优势都在他们那里复制:我们的文化理念、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评价体系等等。当然复制毕竟不是原版,肯定还是会有差距,但是他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育教学水平上升的也很快。

T:如何去判断他们是否符合我们清华附中的这种办学理念,怎样去把控他们的办学质量?

W:我们办的分校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中国传统的学校,对于这一类的学校我们会精心选择合作伙伴:我们在教育的理解、价值观的认同上要高度一致,比如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学校。并且,还要有充分的条件去支持建设这个学校。

对于国际教育,我其实办得并不多。我们对国际教育的要求就是,第一要中西融合,第二办学老师的水平要高,我们特别强调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中国语言的尊重。

我们的管理团队,会把清华附中国际学校的成功经验拿过去让他们去学习和交流。我认为我们国际部做的很成功。既然有一个比较拿得出手的学校,肯定要把我们有经验的地方去进行复制。实践证明复制还是比较成功的。

T:分校会共享清华附中的资源吗?

W:对。资源可以共享。老师们可以来培训,可以来学习,听课,挂职等。我们老师也会过去讲学。与我们本部办分校类似:所有老师要来培训,领导团队也由我们指派,师生层面都会有许多的交流。在国际教育里头,我们国际部就担当了清华附中本部在常规办学当中的角色。

T:那您觉得,目前在国际教育的市场上,有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W:这一点我并没有去做特别的调查和研究。但是就平时得到的信息来看,国际教育发展的旺盛需求,大家都是看得到的。但是它快速增长的背后存在很多风险,有些学校办学的水平,培养的质量可能不一定那么好。单纯就师资这一方面,有的学校甚至连合格的,高水平的外教都不一定有。因为中国市场实在太大了,导致国际教育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

T:关于教学资源、教学管理这一层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W:中国目前缺少一个国际学校的教师认证。标准体系也比较乱,哪个国家都有。老师和学校都比较迷茫,应该怎么去培训,标准和要求都有哪些。对于教师和管理队伍,从招聘条件到入职培训、在职培训、以及考核评价这一套体系,我认为还是应该建立起来。

目前的基本想法是,任教老师必须在本国具备一定的学历背景和教育背景,最好具备本土的教师资格证书。但是在清华附中,或是我们体系下的学校,必须经过系统的培训考核评价。外教的生活习惯,文化尊重层面也要重视,有些红线不能碰,有些东西不能讲,这些都要明确。

一旦触动这些红线,就立即吊销你的工作签证等等。在要求和标准方面,外籍员工不怕你有要求,就怕你没明确,或者不说明,等到真正出事的时候又怪罪。我们现在比较缺少这样标准化的东西。

最近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正在研究启动一个高端的、国际学校的、全方位的培训项目,甚至我们可能会有一些标准化的东西出来。所以也想借这个机会,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确立一些培训项目和一些课程内容,包括实践环节。

同时我们也想先给出清华的认证。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国家有关部门认为这个认证标准比较合理,将来希望能够转正成为国家对于国际学校的办学认证和管理认证;当然还有教师的管理和认证等等,目前许多认证都是国外的。其实政府认证好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认证也不是强制性的。

T:您觉得您有这个义务发起这个事情吗?

W:我现在是这个习惯,我的思维方式可能不一样,就叫“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笑)。

另外,毕竟清华附中和清华大学可能因为它的历史等等因素,如果要去做这样的事情,大家相对会比较容易认可。如果是一个民间的什么机构做,大家都认为是与利益相关的,认可度就没有那么高。我们也没做盈利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