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风向变了!教育从业者如何保持战略定力?
来源: | 作者:Mina | 发布时间: 2021-09-03 | 77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系列教育政策的陆续出台,使得教育行业在短短大半年里迅速降温。整个行业开始大洗牌,教育从业者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命运。


但纵使市场风云变幻,教育的本真不会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具备长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脚踏实地的执行能力。”集思未来教育创始人兼CEO沈聪表达了作为教育从业者应有的两项重要能力。


文、编 | Mina


8月28日,一场立足湾区、面向未来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深圳举行。

 

这场论坛,正是集思未来教育发起,联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英国牛津AQA考试局和顶思教育TopSchools,与大湾区知名高校、中学的管理者共同围绕“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集思未来教育(集思学院)由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校友共同发起成立,为全球中学生、大学生提供优质的科研教育、项目制学习课程。自2016年成立以来,集思未来教育立足研究导向型学习、项目制学习,专注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结合全球超1000位知名教授和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人才,五年间培养了超过3万名学员,与超过近百所高等院校和百余所国际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东南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等十余所985高校。


对于如何更好地培养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人才这一前沿课题,自2021年始,集思未来教育制定了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并在深圳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展开深入合作,设立集思高等研究院,计划针对“在地国际化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高校在科研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挑战和未来的趋势,为高校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意见和建议。


这是集思未来教育五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全球中学生、大学生提供优质的科研教育、项目制学习课程之外的新战略布局。



01

提升青年学生通向未来的竞争力


目前,大家都说教育回归本质,但本质是什么?核心问题又什么?集思未来对教育的理解是: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


时间倒退回二十一世纪初,当时的沈聪与现在众多即将面临高中毕业的年轻人一样,对未来富有憧憬,但同时又陷入迷茫。“虽然对自己将来所学所做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但我仅用两个星期就决定了未来十几二十年的发展方向。”他回忆过往时表示。


这个方向,促使他创办了集思未来教育,即为出国求学的青年学生提供背景提升服务,为他们日后升学、接受国际教育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及提供更为清晰的规划。


因而,集思未来教育创办之初,更多的是挖掘学生的兴趣与天赋,将他们培养成兼具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社会责任、学术科研能力的人才。这些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升学申请时的竞争力,未来的职业发展也会因为早期这些能力的培养而受益。


论坛盛况


“在集思,中国学生不仅有机会参与世界顶尖名校老师的课程,还可以参与许多实习项目,这对于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有好处的。”沈聪说。


五年来,集思未来教育不断地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使中国的学生更加快捷、方便、没有门槛地通过互联网接触并学习海内外名校的科研课题,并进行实操,产出科研成果,帮助他们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集思未来教育创始人兼CEO 沈聪


02

构筑学科交叉互融的快车道


近年来,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珠峰计划”等人才培养规划,显示出了国家对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决心。基础学科的发展是国家教育培养的重中之重,是国力的根本,也是教育生产力的中坚力量。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则更为重要但又易被忽略。


落实到执行层面,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很难依赖单一的学科或专业,去解决实际问题。”沈聪说。而这样的发现,往往都要等到学生真正进入社会、走入职场之后,投入了很长的时间成本之后才发现的。


回忆起自己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在美国硅谷摸爬滚打的多年经历,沈聪意识到行业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能力模型,与现在学校教授、学生学习的内容仍存在非常明显较大的差距。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注重于学科本身知识的传授。学科本身是独立、单一的,但想解决实际问题,必定需要学科间的互融互通。如同商科的学生需要具备数据处理能力,学习人工智能必定会与大数据紧密结合,生物医学与电子工程及图像处理方面的应用也密不可分。


学科交叉融合既是实际需求,也是未来所趋。


而解决实际问题,则更离不开项目制的学习和研究型的学习。为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提供科研、项目的机会,这不光是高校的事,现在已经延伸至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在未来,这种基于问题本身,切实可以落地结果的学习形式将会备受推崇。


基础学科、学科交叉融合、注重科学研究应用,理工科背景出身,拥有多年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沈聪,带领集思未来教育团队,正是从实际出发,在过去五年的教学实践当中,一直努力通过项目制学习和研究型学习,帮助学生们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集思未来教育提供的相关课题研究


2020年5月,教育部对外引发了关于《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通知当中强调了探索中国特色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培养路径:坚持面向未来,坚持交叉融合,坚持科教结合,坚持学生中心,坚持开放创新。“科教兴国”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2021年5月17日,教育部也公布了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名单: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清华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

天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东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东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 执行院长 黎奇峰


沈聪表示,国家强调基础学科的培养,强调学科交叉互融,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支持科研、应用,这一切都是积极的信号。而目前“重拳出击”的教育新政,应是一个新的起点和新的发展机遇。


“这要求我们的课程设计要非常贴近交叉学科,要具备驱动型,实践型能力的培养方向。”他如是说。


而集思未来教育这一次全新的“在地国际化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正是踩在了时代与中国自身教育国情的发展脉络上。


“之前五年集思未来教育探索过程当中,我们坚定了项目制学习、科研教育的目标,而在下一个五年到来的时候,我们的愿景是培养下一代面向未来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人才,也是我们在高校和国际化学校当中所需要为大家赋能的。”沈聪说。



03

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年


人才的培养,其归根结底是国力的增强。教育作为人才生产力,如何让中国的教育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产生影响力,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课题。


沈聪在此次“面向未来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上,分享了他认知中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特质:


首先,具备创新思维。


以往的单科学习思维需要改变,要想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所授所讲,不仅要学科间交叉互融,也要在应用上提高技能的培养。只有在思维模式上具备国际视野,才真正能够培养出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国青年。


其次,学会团队协作的语言,在思考之外多产出执行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下生长,又长期习惯于学科学习思维的中国学生,性格内敛谦逊,善于深度思考,这些都是在国际环境下我们独有的优势。而另一方面,在团队协作、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往往这种“慢热”的特质则凸显不出优势。


与会嘉宾


沈聪提到,自己在硅谷的时候,之前的老板是印度人,老板的老板是美国人。这种“行业标配”引发了他与团队的思考。“在硅谷整个知识架构当中或人才梯队架构中,印度人和美国本土人占据了很高的位置。其实这给了我们反思,我们国家目前传统的教育体系下,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的学习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我们希望在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教育当中更多地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执行力方面的特质。”


再者,学会在世界舞台发声。


敢于站在世界舞台发声,除了勇气之外,还要说别人听得懂的“语言”。只有多与外界建立联系,多让学生参与到世界范围的项目和学习中来,才能获得这样的宝贵经验。


“其实留学只是一个手段,一个过程。通过留学的方式,通过国际教育的方式,培养真正具有中国自信、具有中国勇气能够面向未来解决我们全球化挑战的人才,才是国际教育行业工作者所需要更多去推进的重要方面,希望和大家携手一起培养中国下一代学生的自信和勇气。”沈聪发自内心真诚的呼吁。


讲好中国故事,从来不是闭门造车,而留学走向世界的中国新一代,都是最好的“翻译官”。


如今,借由新的战略目标,集思未来教育希望与国内高校一起为探寻具备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付诸行动,真正让我们的人才实现“走出去”“引进来”“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