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一家四代看芬兰:北欧小国的“教育奇迹”是怎么来的?
来源: | 作者:林若惜 | 发布时间: 2021-09-09 | 710 次浏览 | 分享到:

芬兰在国际教育界“称王”已久。在PISA测试(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中,芬兰多次居全球首位,即便后来被其他国家超越,但是也始终在前十。


多年来,不同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都想一探究竟芬兰教育的魅力究竟何来。只是这么多年,有关芬兰“教育奇迹”的话题始终是“局外人”在讨论,那么真正的芬兰人到底如何看待芬兰教育,芬兰教育究竟神奇在哪里?


今天,我们透过一户芬兰家庭,听四代人讲述自己的学校生活经历,或许可以借此一窥芬兰教育的发展本质。


文 | 林若惜

编 | 玉关虎竹



01

20年代,只有1/3的农村孩子能上学


1926年,6岁的达依多·维萨拉(Taito Vesala)开始念书,第一年上的是一所流动学校,秋季上了两个礼拜的课,春季又上了两个礼拜的课;之后又上了四年小学,他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便就此停止了。


1921年,芬兰制定了《义务教育法》,目标是所有儿童达到小学课程纲要的要求。在四年级的学业完成之后,成绩达标、家庭有经济能力的孩子可申请就读于文法学校。


那时候,芬兰学校使用的4-10分评分体系,每年为学生总评两次,10分是满分。评分的依据是测验和课堂表现。


就在小学四年级毕业考试前,达依多还在和老师的侄女比赛,看谁能考班级第一。尽管达依多成绩很好,老师也非常希望他能继续念书。可是因为家里穷,他必须干活挣钱养家。于是他小小年纪就步入社会,先后做过很多种工作,当过警察,也做过房地产中介。用他自己的话说:“小学毕业以后,我全部的教育就都来自于生活这所大学。”


20年代的芬兰刚刚赢得独立不久,是一个基本以农业为主的“穷国”,此时的达依多是全家第一个受过正规教育的成员。但是,由于历史因素,芬兰在1543年成为路德会教徒,如果不识字就不能结婚,结婚前必须要会读ABC的书或者十诫等,才能拿到结婚许可证。所以到十九世纪90年代,虽然很多人没上过学,也不会写字,但是96%的芬兰人都能阅读,芬兰人爱好读书的传统也一直被保留下来。


02

50年代,教师改革推动教学水平提升


1956年,达依多的儿子亚乐莫·维萨拉(Jarmo Vesala)开始在赫尔辛基读书。


早在他入学前的1948年,芬兰就颁布了关于学校餐饮的法律,规定市政府必须为在校学生提供一周六顿(当时一周七天只有周日休息)免费午餐。他入学两年后,芬兰颁布了《小学法》,将原来的义务教育年限增加了两年。


此时的芬兰,依旧实行双轨分流制,75%的学生小学毕业后,进入公民学校,学习2-3年后则申请进入职业技术院校,学习应用知识和职业技能,成为体力劳动者;另外25%的学生完成小学教育后进入文法学校(私立为主),学习理论知识和多语言训练,这样的学校一般设在大城市并收取学费,只有社会背景优越的家庭才有能力把孩子送进文法学校,而这是当时唯一通往高等教育的途径,赋予他们从事高收入的管理工作。


那时候,亚乐莫跟自己的父亲一样,也面临的是4-10分制的评分政策,唯一的口试是唱歌考试,每个学生必须轮流站到全班面前唱歌。由于经济因素影响,亚乐莫还是早早就步入了社会,跟自己的父亲一样先后从事了很多工种,截止退休前,他是加油站的老板。


就在亚乐莫读书的年份,芬兰开始了教师改革政策。1965 年,芬兰教育部成立“教师培育改革委员会”,提出师培基本方针,定位教师的角色为生活辅导者与学习引导者,而非信息传递者,同时,教师必须藉由进修提升教学质量,维持专业水平。



教师改革政策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以后,不断完善和改进。在芬兰,教师选拔有严格的考核政策,除了严格的学历要求,还要考核选拔那些真正有才能、有热情的人来担任这个职位。


在芬兰的学校,一般情况下老师一天花4个小时教课,其他时间用来备课,这样老师就能有更多注意力关注孩子。芬兰老师的收入也相当高,而且很合理,工作条件也不错。这使得教师成为芬兰大学生最向往的职业,超过医生、律师和建筑师。


为了驱动教师的工作热情,芬兰的管理方式堪称独特,芬兰著名教育家帕斯·萨尔博格(Pasi Sahlberg)曾表示:在很多国家,校长和教师之间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教师必须完全按照校长的指示执行,没有太多发言权。在芬兰,我们强调弱化教育中的领导力。在芬兰,学校就像一个足球队,校长是教练,教师们是要去赢比赛的队员。在学校的组织结构中,淡化校长和教师之间的分界,鼓励教师们主动去尝试新事物,从错误中学习,成为更好的教育者。


教师们拥有这样的工作环境,才能在强烈的教育使命召唤下,把课堂看作挖掘每个孩子最大潜能的地方,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03

70年代,综合学校走向公平


1972年,亚乐莫的儿子亚里·维萨拉(Jari Vesala)开始上学读书。


这一年,刚好是芬兰开始推行综合学校体系的开始。改革以九年制综合学校,取代了小学加文法学校的传统体系,综合学校分前六年的低年级阶段与后三年的高年级阶段。年满7岁的儿童即可进入综合学校学习,一般为9年制,学生在15-16岁之间毕业以后,可以选择去职业学校,也可以选择就读普通高中。


综合学校改革是芬兰教育改革最关键的一环。正是这一举措,从此让芬兰教育走向平等。


有钱人家的孩子和工人阶级家里的孩子可以坐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学校不收学费,所以教材也都是免费的,从小学到中学所有孩子在学校食堂一起享用健康校餐。所有孩子都享有医疗照顾,包括牙医,他们的学习过程还获得老师的支持和心理辅导。


与此同时,国家逐步完善免费医疗政策,政府提供低价住房,为鼓励父亲多负担子女照顾责任,有法定父亲陪产假,免费或高额补助幼儿园等种种措施,来让家长提供对儿童教育的支持。


上述教育家萨尔博格在自己的书中提到,贫富差距影响的绝对不只是消费能力和购买力,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也能提升教育素质,“财富分配和学习成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一个讲究公平的社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


而被称为“芬兰现象式教育第一人”的芬兰著名教育学专家克里斯蒂·隆卡(Kirsti Lonka)在总结芬兰教育的优势之时也表示:“孩子从7岁一直到15岁都接受一样的教育,大家都有免费的午餐,不管是富人、穷人、移民,还是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都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在芬兰非常注重平等,没有资优教育;在芬兰没有私利学校,利用学校赚钱是违法的,因为所有学校,甚至书本都应该是免费的,一直到15岁,这一点很重要。”


真实情况也就像亚里说的,“那时候,就读综合学校是自己接受教育的唯一选择”。


04

21世纪,主题教学让每个人更加享受生活


2013年,亚里的小儿子达度·维萨拉(Tatu Vesala)开始入学。


就在第二年,芬兰更新国家课标,要求学生具备七项广泛的基础能力。


1.思考与学习的能力;

2.文化素养、沟通与自我表达能力;

3.自我照顾和日常生活的管理;

4.识读多种文化的能力;

5.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

6.工作生活与创业精神;

7.参与、影响和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的能力。



2016年,芬兰再次出台新核心课程纲要,鼓励突破课程间的学科界限,倡导开展跨学科学习,积极实施“主题教学”,淡化知识教育。


这些“主题”有可能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然界里的水”“空气与火”,或者针对中学生的“欧洲难民潮”“社会人口老龄化”“高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等等。


评分体系已经从数字等级评分转向了字母等级评定。达度迄今为止得到的评估都是用字母表示的。达度自豪地说:“去年春天,我在进阶德语测验中得了个A。我的课堂操行是B,不过学习积极性是A+。”


学校不再有考试,学校的理念是不关注和他人的竞争,而关注每个人都能有美好的生活,并享受他们的生活。


达度在二年级开始学英语,从四年级开始学德语,根据新的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六年级之后他就要开始学瑞典语了。也就是说,在学校的六年时间里,达度将学习三门外语。因为芬兰人口少,面积小,作为小国要跟其他国家展开经济贸易合作,必须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所以芬兰始终重视语言教学。


而透过语言学习也会看到,芬兰一直以来都极为重视教育,就像是上述教育专家克里斯蒂·隆卡说的:”我们没有自然资源,我们不富有,没有金矿、没有钻石、没有矿产,也没有石油,唯一可以开发的就是教育。”



今天,来自全球各地的教育专家都在探讨芬兰的“教育奇迹”,期望能够在自己的国家复制。维萨拉一家四代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芬兰的学校教育100年来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并不仅仅是教育政策的改革,还有历史因素,社会政策的推动等。


如同帕斯·萨尔博格所言,“很多人来芬兰学习研究芬兰教育的时候都没有认识到,芬兰高度公平的教育系统并不完全归功于教育因素。但这个奇迹更多的是社会政策带来的,而不是教育政策。芬兰教育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学校的功劳,教育更像是整个社会的计划,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社会对家庭和孩子的早期支持,以及对于女性从政从商决策的肯定,这些都是芬兰教育成功的隐性因素,才让它有了今天的成绩。”


也许芬兰教育确实不容易复制,因为这是整个芬兰的行为方式决定的,但是至少我们可以透过芬兰教育的变革来发现教育的精髓,就像英国创造力研究专家肯·罗宾逊(Ken Robinson)表述的那样:对个人来说,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学习周围世界并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一百年的教育成功故事

芬兰的教育和培训体系

芬兰教育专家Kirsti Lonka: 芬兰教育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穷小孩富小孩:芬兰创造“教育奇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