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国际化学校失宠?新契机到来!国际教育4.0时代继续当好探索者!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Lyra | 发布时间: 2022-07-01 | 358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课标”掀起中国教育改革大潮,公立教育将紧追国际化教育,国际化学校还有发展优势吗?在刚闭幕的第四届TIDE2022国际教师发展大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特约研究员王红军在演讲中提出了国际化教育的新命题——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国际化学校有望利用自身优势成为勇立潮头的探索者。本期,带您回放此次演讲的精华内容。


01 现代课程≠国际课程


我演讲的题目是《重构现代课程,共创未来教育》。现代课程不等于国际课程,因为无论是国际课程还是国内课程,都只是一种课程形式,未来需要的是东西方交流互鉴。在智能化、全球化时代,生活发生了诸多变化,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未来的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教育就是在培养未来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如何为未来做准备?这是重构课程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OECD提出了学习框架2030,这是一个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学习框架。



它提出哪些变化?我们经常在教学中说,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每一位老师耳熟能详的三个维度。


那么,哪些算知识、哪些算技能、哪些算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学习框架对这三个维度二级目标做了调整。


知识不仅有以前概念当中的知识,同时还包含学科的、跨学科的、经验的和程序的等相关的现代知识。


在技能当中,把社会和情感放在了技能中,也把元认知和实践放了进去。所以,这些和我们以往常规认知的“技能”相比,蕴含的内容更加丰富了。


在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栏,从个人到地方、从社会到全球,逐步放大,人最终要实现社会价值。同时,在这个框架里,把学生放在核心,周边有父母、教师、同学、社区,营造“学习型社区”。所以在2030这个框架中,可以看到,课程要指向未来。


02 教育现代化的先行者


如何指向未来?从国际化学校层面看,最早在20年前,国际教育主要引进国外课程;到了10年前,大家关注到仅引进课程不够,需要培养中国学生,那么中国文化根基在哪?课程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因此,国际化学校在这个阶段进行中外课程的融合,很多学校开始打造校本课程。走到今天,更多学校已经不仅满足于做课程融合,而是进入了自主创新阶段。


顾明远老师在给滕珺老师撰写的《重构现代课程》这本书里写了一个序,他提到,中国的国际教育本质是追求现代教育,就是让教育越来越面向未来,用现代的教育理念、内容、形式、手段,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中国人。现在的国际化学校,不仅服务于一小部分精英阶层,更多地是在承载着中国教育现代化先行者的历史使命。在课程自主创新过程中,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引领学生既读懂中国,又读懂世界,未来他们能够成为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和具有世界胸怀的中国人。


为此,滕珺教授在《重构现代课程》中发表了“中国国际学校课程建设倡议书”。他写道,我们要“通过建构更现代的课程内容体系和更合理的课程结构关系,为孩子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课程选择;通过吸收更丰富的课程资源,采用更现代的课程实施方式,依靠更专业的师资,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全球素养真正落地;通过完善更有效的课程管理体系和更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确保学生、课程和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重构现代课程的探索中,价值和意义有两方面。第一,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人才;为学生未来能够创造价值、承担更大责任、更好应对世界变化、更好协调矛盾与困境做好准备。第二,对于学校而言,通过交流互鉴,是更深度的课程教学比较研究,为中国新一轮课改的落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促进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更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03 国际化学校要重构什么?


从中西互鉴上看,新课标和IB等国际课程在底层逻辑和对人的素养、能力的培养要求等方面相通。


新课标的核心特点是核心素养的自觉转向,我们所有的教育目标和学业质量都是通过素养来表述,IB课程同样注重十大能力培养。


从课程内容来说,IB课程是在六大领域里选课,每个模块怎么选有严格规定,也可以跨模块去选提升综合素养。对于新课标,也同样给了学生选择权,限定在某些领域选择。


同时,新课标强调课程结构化,关注跨学科的主题学习。IB也类似,它有TOK、EE、CAS课程等,这些课程关注知识体系的结构化、系统化,从而形成学习的方法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的学术研究能力,另外两类课程都要求融入社会,积极实践,因此,跟新课标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由此看来,在课程重构中,中外比较研究能给我们更广的思路、更多启发。因为新课标本身就是融合了多种课程设计理念最终形成的一套课程体系。就像郭华教授提出的“实施新课标,就是将曾经偶然的、个别的好的做法,变成系统的、普遍的、自觉的实践:反思其内在的道理,将原有的优势放大,或将消极的东西逐渐消除。”


那么,国际化学校在“新课标”背景下重构什么?我认为,应当按照“新课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重构大单元教学的主题,研发跨学科学习项目,增加全球意识与国际理解课程,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参与模式,创新能力素养评价模型,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让全球素养真正落地。


前段时间,我们的团队给北京某学校搭建了育人模型和课程体系,这样一个育人模型按照OECD2030框架,从底层逻辑开始,思考未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它的底座是身心健康,接着往上是健全人格、学业成就、践行真知……


每一门课程都借鉴了中外课程优势,从学生的精神品质成长、学术能力和专业志趣的探索三个方向去搭建课程,最终形成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就叫熙诚课程,它既包含了中方课程的精髓,同时借鉴了外方课程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



这个课程,对于理科来说,是面向未来、面向科技发展前沿重构的教学内容;对于文科来说,没有重构课程内容,只是重构了教学的组织形式,添加了生涯探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设立了中国特色国际教育课程研究项目。前一阶段很多学校在做国际课程本土化,我们的课题是希望做中国课程国际化,为中国课程走向世界做研究。新课标发布之后,我们希望能够根据中国课程的标准和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标准,借鉴国际课程的设计理念和结构体系、评价方式等,去重构教学的组织形式、课程的评价方式以及实施方式,最终能够提出中国课程国际化的方案。



演讲结束后,思与王红军研究员展开了更多探讨——


顶思:

中国课程国际化的难点在哪?


王红军:

最大的挑战和难点在于对课程图谱的分析。同时,对标国际认证的研究也是一个难点。需要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标准及课程体系按照国际课程建构的理念和认证方法进行标准化。还有一个更大挑战,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对学生的能力素养进行评价?虽然现在提出了核心素养,但其实每一个学科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都会发现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是难点。


顶思:

要实现中国课程国际化,国际化学校能做什么?


王红军:

国际学校在深耕各类国际课程的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经验,对于各类国际课程哪些值得借鉴具有较深的思考,可以将这些思考分享出来,提供课程设计理念、纲要编写方式、教学方式、素养评价等方面的建议。


同时,国际学校在参与国际认证过程中,对国际认证标准理解深入,也可以为中国课程走向国际的认证过程提供借鉴参考。


顶思:

很多人担心要按照新课标实施课程,国际化学校的特色被削弱,您怎么看?


王红军:

新课标实施并不会削弱国际化学校的特色。新课标是让中国课程与国际课程接轨更进一步。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标准和要求,这在国际课程上也有很多类似要求。对于新课标实施,并不是要求所有国际化学校都严格按照课时和教学进度。有些课时可以整合统筹使用,另外有些内容也可以进行大单元主题教学的重构,那我们在主题重构的方向上可以更国际化一些,可以更加关注到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全球素养的落地。


国家一直都是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使用外方课程,新课标是为国际化学校把课程做好提供了机遇。


顶思:

新课标会给国际化学校带来什么直接影响?


王红军:

在新课标背景下,国际化学校需要深度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深度理解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制逻辑,从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功底要求更高,对学校教研的要求也会提高。


以往,很多国际化学校教师培训就是参加IB、A level等课程培训,但这些培训往往没有涉及到真正让老师觉得解渴的深度教研环节。


作为教师,既要准备教学材料,同时还要把教学设计、教学材料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材料,再进一步,我们要把学生的学习材料再转化为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参与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更有获得感。所以老师们在设计教学材料和学习材料之间的转化过程,以及学习材料与课堂活动的转化过程时,可以用更开放,更多元的思维去设计。


顶思:

说到重构现代课程,当前国际化学校的课程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方面?


王红军:

绝大多数国际化学校在课程实施上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经常用传统的应试思维去做国际课程,在教授国际课程时,被国际考试绑架,会采取应试教育的方法。但真正国际教育和国际课程,不仅追求国际考试高分,要按照学生未来的能力与素养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怎么真正去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孩子不仅有分数。分数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东西是给孩子更多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二,仅以一所学校个体的力量来做课程研发的能力是不足的。例如,有些课程表面设计光鲜亮丽,但很多东西浮在表面,没有深入。在落实层面,是存在提升的空间的。


作者 | Ly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