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国际教育行业还是“准留学生”群体,普遍将目光聚焦于北上广深等国际教育的前沿高地,然而在十三朝古都西安却上演着低调且神秘的“西部传奇”。西安历史厚重,文脉绵长,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很早就搭乘着国际化教育的东风,领跑西北,一大批国际学校也在西安扎根。其中,陕西师大附中国际部持续担当着西北国际化教育的探路者,向世界名校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猎猎风起,始于长安。在大西北这片土地上,西安以中心城市之姿辐射周边地域。而在国际化教育潮流涌动之时,西安也率先捕捉到国际化气息。早在2010年,为构建多元化升学新格局,陕西师大附中就积极引入A-Level课程和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NCUK)旗下的国际预科课程(IFY),由此,陕西师大附中国际部应运而生。
2011年,附中国际部的首届毕业生顺利毕业,并取得三个100%的好成绩——100%国际课程合格毕业,100%海外大学录取,100%签证通过率。其中,超过80%的学生进入世界百强大学。仅办学第二年,首个西安本地国际班培养的剑桥大学录取就花落附中国际部。此后,毕业生的录取走向也呈现出多元化、多国别的格局,英、美、澳、加、新等众多主流留学国家都有所斩获。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附中国际部又成功开拓了AP课程,AP实验班成为与附中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并重的三大实验班之一。至此,附中国际部成为同时拥有IGCSE、A-Level、AP、IFY的多种类、多层次国际课程体系的国际部,也是目前西北地区课程种类最多,学段最全的高中国际部。
在陕西师大附中国际部执行校长张蓓女士看来,附中国际部的超前布局和稳步发展离不开整个学校对国际化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学校把“植根中国,放眼世界”作为核心理念,并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每一处细节中。
张校长认为,真正的国际化教育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出国读书”或“学习国外课程”,而应该是实现“拥有国际视野”的教育,即在全球化背景下,让下一代能主动与世界各国进行充分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同时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模式。她强调,国际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未来人才拥有广阔的视野与合作意识,推动世界问题的解决,并寻求自己在国际上的一席之地。
附中国际部还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也是文化的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在世界上延续数千年的内在精神因素。而在当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已上升到国家级的战略问题。
因此,未来中国所需要的人才,正是这样一批既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拥有全球高度及视野,能够高屋建瓴地解决问题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而这也是附中国际部一直以来所努力追求的教育愿景,即让每一位国际部学子能够以“一颗红心,两种语言,多项能力”,乐观自信地走向充满挑战的未来。
一直以来,附中国际部始终坚持融合国内及国外高中教育资源与理念,在规范的前提下实施完整的国际教育。在持之以恒的中西融通办学实践中,学校通过丰富且多元的国际课程组合,有机整合国内外教育精髓,帮助越来越多的国际部学子腾飞致远。在今年11月10-11日顶思主办的RAISE2023亚洲国际学校大会暨中国国际学校30年颁奖盛典上,陕西师大附中国际部也以出色的办学成果一举夺得“特别贡献奖”。
经过多年精心耕耘,附中国际部率先实现了西北地区剑桥“零突破”,随后创造了公立中学国际部牛、剑双中,G5满贯,A-Level单科统考 4次全国第一,1次全球第一的办学成绩,并被CAIE评为“剑桥卓越学校”,在世界各大学科竞赛中屡获金、银、铜奖,并荣获Cialfo School Counselor 及NCUK最佳大学升学奖及最佳升学咨询指导奖。建校13年,收获海外大学录取2000余份,奖学金总额累计超千万人民币,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并实现世界TOP50达65%,世界TOP100达95%的超高名校升学率。
今年,附中国际部学生第五次问鼎“剑桥卓越学子奖”,延续了国际部的骄人成绩。2023届毕业生共收获来自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大学等426份名校录取,奖学金总额超594万人民币,在各个升学方向上均有不俗表现。
33%获G5超精英大学录取,91%的学生获英国Top15大学录取;
25%获全美TOP20- 30大学录取,90%获全美TOP50大学录取;
100%获加拿大排名前4大学录取;100%获澳洲八大录取。
附中国际部之所以能够成为学生们的“造梦空间”,与学校多年来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作出的大胆尝试与创新息息相关。
一是“一站式升学”规划,保驾顶流名校之路。一直以来,学校都将课程教学、学术背景提升、课外活动组织、标化语言培训以及升学指导规划等在留学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组合,在校内即可完成所有升学流程。经过多年的总结与实践,学校形成了一条完整高效的海外名校规划链,高效与经济二合一,并为不同阶段、特点、志趣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升学计划。
二是建立完整、成熟的国际课程体系。作为西安市最早开设A-Level课程体系,同时也是本市开设国际课程最全面的国际部,学校以IGCSE课程为基石,在高中阶段提供剑桥/牛津双A Level、AP、OSSD、IFY、ACT等多种中外高中课程教、考、录的多元组合,满足不同留学家庭的多样化需求。
三是贴合西部学生需求,创新融合双A课程。学校持续改革、深度融合A-Level、AP课程,语言标化训练,学科竞赛培养等,完成了数学、物理、化学等融合科目的教学资料编写,吸纳各国际课程优势。教研组摒弃不同课程体系反复叠加的低能产出,精进教学内容,打通体系壁垒,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海外申请竞争力。
四是“育人为先”,全程陪伴。附中国际部成立十余年,吸收、培养了一支成熟、稳定、专业的中、外籍师资队伍,学校的骨干教师平均教龄十年以上,成就了一批批勇夺佳绩的优秀学子。在教学理念上,学校崇尚“育人”与“陪伴”,以包容和沉淀营造温暖、友好的课堂氛围及校园文化,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刚刚好”的升学路径。
五是家校互通,家校互动。学校以家委会为平台,通过“学生综评周报”“家长沙龙”“家长大咖行业讲堂”等一些列举措,增强了家校粘性,提升了家长对于学生教育的参与度,家校共育,一同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附中国际部,许多家长都欣慰地看到孩子正在校园文化的滋养,专业教师的陪伴下变得更加成熟、阳光和自信。在这里,教育更像是园丁种花,既关注整体生态,更尊重不同花木“花开有时”的规律,这方园地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此扎根,发芽,蜕变,直至成长为苍天大树。
为什么坚定选择陕师大附中国际部?在许多当地的“准留学家庭”看来,这所“名校中的名校”不仅升学成绩非凡,还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有质感,有温度的教育。附中国际部既接纳了茫然、挣扎的“迷途者”,也成就了想要更上层楼,追梦逐远的“潜力股”。
今年拿下剑桥录取的杨曦同学一直把国际部当做自己的家。在与国际部相遇之时,她还是一个沮丧脆弱,自我怀疑的“寻觅者”。然而,国际部的老师却一遍一遍地告诉她“你可以!”“你不止于此!”在杨曦看来,这样的鼓励,一次是客套,多次是烦躁,但听过无数次之后,她内心对美好、前进、努力的渴望也被悄然唤醒。这让本就有一腔热爱的她,在重拾自信后如茧中蝴蝶,一鸣惊人。
有人说,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才选择轻松的国际班。但在常煜东的眼中,大量的学术考试、学科竞赛、课外活动、语言学习、学术背景提升活动却填满了他的学习生活。中考结束后,高分的常煜东没有随大流,念普高,转换赛道的他真实地历经了学习方法的变革。他认为,与三年刷题为一场大考不同,国际升学需要多线程学习,需要极强的时间规划和管理能力,平时的每一份努力都算数。摆正心态,踏实努力的他最终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美国加州系大学等12所世界名校的录取。
每年,一批又一批的国际部学子从这里起航,自信地拥抱世界。未来,附中国际部也将结合最新的中小学教改精神,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同时,继续深化中西课程,融合AP、A-Level等不同课程体系知识点及教学要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事实上,在西安乃至整个西北地区仍以高考升学为绝对主流的大环境下,公立国际部的办学还需要面对不少考验。
其一,尽管西安是西北五省的龙头城市,但相较于北上广深等国际教育高地,家长们对国际课程的认可度仍有极大的开拓空间。特别是在某些后劲不足的民办国际化学校“转公”的情况下,家长们对国际升学路线更是望而却步。
其二,公立中学的国际部普遍发展规模会受到一定制约。由于招生进入中招系统,名额有限,且不能招收本省外市学生,国际部的生源数量受限。相应地,课程开设和学生活动也需要更加细致地取舍和规划,因此,国际部的办学也更倾向于走“小而精”的路线。
对于附中国际部而言,尽管面临些许挑战,用心做教育的初心从未改变。从一开始,国际部就依托陕西师范大学,借由大学在附属中学落地的“中西方中等教育的差异对比”课题进行深入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合西部学生、融合中西中等教育优势,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课程体系。历经多年的发展与壮大,附中国际部也与西安这座城市相互影响,相互成全。
在近两年陕西省学考与高考改革中,附中及周边的普高也来向国际部取经,借鉴走班制、分层制等一系列锐意创新的教学方式。而在十三朝古都的浸润下,国际部的孩子们也在耳濡目染之间时刻感受着城市的文化底蕴。学校在日常授课中就着力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文化自信,而国际部学子学成归国后也没有忘记“最初的起点”,目前,就有不少学生就职于西安各大高校。
结语
在西安这片国际化教育如火如荼发展的活力之城,陕西师大附中国际部在一众国际化学校持续“西进”的当下,依旧保持独特优势,彰显核心竞争力。作为西北国际化教育的拓荒者之一,附中国际部正源源不断地为古都注入新活力。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在“植根中国,放眼世界”的教育理念下,附中国际部的师生都朝着相同的目标砥砺前行。而在“同心而共济”的大家庭中,附中国际部也将“终始如一”,以温暖的教育初心迎接下一个十年。
作者 | 敖竹梅
图片 | 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