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AP泄题震惊教师圈,从隐秘交易变公然叫卖,暴露“灰色地带”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Zoey | 发布时间: 2024-05-11 | 409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为国际课程教师实在难以接受”!多位国际课程一线教师表示愤愤不平,无力吐槽。近日,AP、IB大考泄题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泄题年年有,但今年又有了新花样。从暗中交易上升到路边公然叫卖,震惊了教师圈。为何大考作弊“屡禁不止”?谁该为大考的公平公正负责?


01 IB、AP大考泄题今年更猖獗?


“五一劳动节”假期期间,IB大考炸开了锅。5月1日,亚洲地区学生完成“数学P1”考试约半小时后,海外社交媒体平台Reddit上出现了数学试卷内容与答案,引发欧洲时区还未开考的学生大量下载;5月2日,更多科目的试卷及内容在考后遭泄露。


英国当地时间5月4日,IBO官方发布声明称,注意到网上相关作弊信息,但不承认作弊现象普遍,已经采取调查及惩治措施。声明原文如下:


译文:国际文凭组织了解到有学生在网上分享 2024 年 5 月考试内容的一些猜测。针对目前网上流传的大量不实信息,我们向社会各界保证,学生将获得有效、公认且有意义的成绩。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作弊现象十分普遍,我们相信这种行为仅发生在标准考试的边缘。
我们已立即采取行动调查这些指控,并发现极少数学生似乎参与了在线 "时区作弊"。时区作弊是指已完成考试的学生在其他学生参加考试之前,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所能回忆起的考题。
我们的学术诚信政策明确禁止时区作弊。 我们已经查明了这种行为的源头,并正在采取适当措施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如果我们发现了学生的作弊行为,国际文凭组织将展开正式调查,学生的考试成绩可能会被取消,或者相关科目的成绩可能会被取消。依此原则,(对有此类作弊行为的学生)将不会颁发国际文凭证书,学生也可能被禁止重新参加IB的任何考试。
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世界各地的国际文凭学生都在为参加考试而不懈努力,并以最高的学术标准要求自己,我们正在采取积极措施,确保考试剩余部分的完整性不受影响。


一向以学术严谨著称的IB考试,今年却出现大考泄题,令人大跌眼镜。而AP考试的泄题作弊猖獗程度,更是让教师震惊。近几年,AP、A-Level泄题事件引发媒体和社会关注。今年,泄题行为更加明目张胆。


打开“小红书”等网络APP,AP“真题预测”漫天飞。卖题价格从8万元到18元不等。早在今年3月,就有AP教师收到机构私信,内容“暗示”真题面授。还有机构线上直播,以真题为由诱惑用户进群拿福利。网络卖题真真假假,但有网友表示从“小红书”上零零散散的题目中差不多能拼出一套完整的题目出来。


有学生表示,看见考点外面就有人举着牌子卖答案,只要1488元就能买到答案,还有家长在悄悄“杀价”。


多位老师向顶思透露了他们知道的真实情况——


“我们有学生昨天刚考完AP微观经济,回来一通吐槽,说有人好像有答案。”


“我有学生吐槽说他们选择题满分也只能拿2,结果旁边的人选择题刷刷写,大题都空白,很好识别。”


“我们学生说,她一题还没读完呢,旁边的学生直接刷刷写,卷子翻得那叫一个哗哗作响。”


“有的保分机构把卷子偷出来,语音传输到考场。学生说下午3点考完的化学,确实有这道题。”


▲化学考题作弊,图源:网络

02 教师、家长愤怒:饮鸩止渴,导致学生更焦虑


面对这样毫不遮掩的卖题行为,不少在一线从事教学的教师非常愤怒。有教师认为这简直是让学术斯文扫地,并直言“我不准备再教AP了”。


而大规模泄题更是让许多家长和学生寒心。本周孩子开始进行AP考试的北京家长李先生告诉顶思,6日那天,他和多位家长陪孩子到朝阳区某考点楼下时,发现路边有人打着“预测”“答案”字样的纸牌,不少孩子想上前询问却不敢,害怕上当。


“去年几千,今年几百,明年会不会几十块钱一份?”,几个围观的学生小声议论。李先生的孩子在本周将参加心理学、宏观经济学、微积分、化学、物理等多门考试,而“全科真题”在考前数周已经成了同学们私下热议的话题。“补课要1万多一科,买答案才几千元一科。”多位家长不约而同转述孩子的看法。升学指导老师、班主任老师都禁止孩子在班级谈论这个话题,却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家长也十分迷茫。


李先生称,班上一个同学之前补课的在线机构,主动联系家长说有“预测”,加两节课培训就有真题,家长没敢回复,害怕影响孩子,更害怕这位客服直接联系引诱孩子。“以前只听说是网上流传,如今公然叫卖,谁给的勇气?”家长刘女士愤怒地说。


李先生说,泄题传闻对孩子学习的心态影响非常大。有不少学生表示已经没心情准备下面的考试了。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担心AP大考取消成绩或分数线暴涨才是他们焦虑的。


“现在学生中充斥着‘5分无用论’。往近了说是影响心态,往远了说,影响录取结果,更影响中国学校在海外的学术声誉。”李先生担忧地说。


03 暴露“灰色地带”,机考、随机出题、加强安保哪个更有效?


为何频频泄题?谁该为大考负责?有教师质疑:“作弊买题有社会原因,是否大家把考试考分看得太重,而把诚信品德看得太轻?家长学校都该反思,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为什么我们教育出来的人会去买题?”也有教师称,卖题后,考试局不处理,导致泄题之风蔓延,买题作弊逐渐成了常态。


国际化学校AP、A-level资深经济学教师、阅卷官傅莹表示,泄题和考试监管有密切关系。“AP之前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监管,几乎没有听说作弊的情况,考试管理流程比较严谨。”傅莹说,但近几年教育部门不再接管AP国际考试,由美国考试认证服务机构普尔文(Prometric)管理,而普尔文又将管理直接下放到学校及培训机构,很难保证其中不出现问题。


傅莹注意到,在北京,不少AP考点是培训机构组织的。很多考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组织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出于利益等原因,考试在监管中就会出现纰漏。特别是大科目,例如数学、经济、微积分等,是泄题的高发区,也是大家更愿意花钱购买的内容。所以供需关系和监管不力两大主要因素交织在一起。


傅莹认为,泄题频发,很难阻止的关键原因在于,泄题来源很难追踪,即使找到,也没有严厉的惩罚机制,没有相关法律约束。


“而像此次IB考试通过‘时间差’作弊现象,其实其他大考早前也出现过。直接解决的办法就是,不同时区考卷题目不一样。但考试局官方通常要考虑成本因素,出卷、判卷都需要人力、财力。尤其是IB考试题目有很多主观题,判卷对阅卷官来说是一个‘大工程’。官方机构还是在权衡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过程中有疏漏。”傅莹说。


面对大考频频泄露事件,此前,剑桥国际考评委员会表示,2024年度A-level考试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考试安全措施,包括:


1.每场考试安排两名外部监考人员,以增强监考的力度和专业性


2.学校仅在开考前5分钟才能将试卷交给监考老师,这一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试卷提前泄露风险


3.剑桥国际考评委员会还从英国特别派遣了即场考试检查人员,对考场进行突查,并对学校的考务安排进行了严格的指导和监督


有业内从业人士认为,额外增派“安保”措施,确实增加了考试局的成本,也体现了考试局的责任与担当,但是这些措施能否为大考安全保驾护航?大家也在持续监督关注中。


面对当下作弊的严峻形势,有人认为线上机考或许是一剂良方。据顶思了解,自2025年5月起,AP陆续实行机考,先从人文社科的科目下手,比如AP英语语言和写作、AP英语文学与写作、AP欧洲历史、AP心理学、AP学术研究、AP美国历史和AP世界史等。


傅莹认为,机考的泄题风险相对小一些。比如,随机出题、答案顺序不一样等,为作弊设置了一定的障碍。但是管理不好,还是会泄题,比如谁来管理考点?谁来打开考试机器?谁来管理题库?另一方面,未来考试趋势可能会增加主观题比重。目前A-level和IB考试都有大量的论述写作。“这类题目不太好作弊,即使看了答案,如果大家写得一样,就会被判雷同。”傅莹说。


近几年,国际大考泄题作弊之风盛行,傅莹认为,留学环境越来越卷,社交网络的推波助澜,以及监管不足,这些综合因素共同作用下,让大考成了“灰色地带”。“各国际化学校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向考试部门呼吁,加强监管力度。而对于老师来说,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老师都应专心教学,教会孩子扎扎实实的学术能力。”傅莹说。


作者 | Zoey

图源 |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