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体育、卷艺术,国际学校五光十色的课程活动让家长和学生拍手称道,也逐渐成了学校的特色和招生卖点。近年来,随着AI科技的普及及国家大力倡导对科学科技人才的培养,很多国际学校开始卷“科创特色”。如何认定一所学校成为“科创特色校”?国际学校打造科创特色面临哪些难点?
千万元打造人工智能实验室、科技大厂合作、狂揽国际竞赛奖项......到底什么才是国际学校真正的“科创特色”?多位国际教育专家表示,这在业界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总体来说,科创特色的标志分为显性和隐形,显性是硬件设施、认证、竞赛成绩、科创成果等,隐形则是氛围,而这恰恰是更为重要的。
近年来,无论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国际学校,都在顺应新趋势,响应国家号召强化科创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也涌现出一些课程特色校。比如北京的新英才学校自2022年开始将“科创教育”作为学校战略发展重点之一,专门建构了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创教育体系。执行校长刘炜认为,打造“科创特色”,既要有“耸立的高峰”也要有“广袤的平原”。
第一座高峰是要有科创成绩,比如奥林匹克系列竞赛成绩,英特尔科技工程大赛,丘成桐科学大奖赛等,以好成绩推动高峰形成。第二座高峰是配备相应的孵化平台,近几年,学校建设了三大创新特色实验室——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及航海。第三座高峰是建设相应的校队,比如信息科技、工程等校队,选拔培养学生参加高水平竞赛取得成果,同时引进高水平教师带领校队发展。
而“广袤的平原”则指向科创教育的覆盖面,主要以课程为载体。刘炜说,学校建立了“AI+STEAM”课程体系,覆盖小学至高中。所有学生都能接受科学教育、信息学教育和数字科学教育。去年,学校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在小学开设“数字与科学”课程;学校专门设立了新兴劳动课程,把“体力劳动课”变成“科学劳动课”,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不畏权威、求真务实的意识。“有科学精神不一定是科学发明和创造,还要有分辨能力,追求真理等,这是科创特色校的内在品质。”刘炜强调。
而学校科创氛围真正体现学校科创特色的强或弱。北京人大附中被视作中国基础教育的“航母”,自1989年起,学校就成立了科技办公室。经历三十多年沉淀,逐渐形成了理工强校的优势和传统。人大附中教师辇伟峰回忆,经常有学生向他主动提出,请求组队参与竞赛。备赛过程中,学生敢于挑战,敢于提问。有时候,辇伟峰被问倒,就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这种共同探索的过程正是科创教育的真谛。
刘炜也认同,学校一旦形成传统机制后,以前的学生会对以后的学生形成非常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比如,新英才建设校队两年时间,去年报名校队的学生仅十几个人,今年参加信息校队选拔的学生挤满了四间教室。“只有建立传统,形成氛围,科创教育才能形成规模和气候。”刘炜说。
科创教育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辇伟峰认为,科创教育缺乏明确的评价体系。比如,学生在创造力上表现出彩,但没有明确可以挂钩的评价机制。以高考体系来说,学生的创造力强,但高考考不好,那么从选拔机制上看,可能无法体现对创造性的鼓励。类似的,国外升学,虽然“创造力”经常被提及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但招生官在看申请材料时,科创到底占多大比重?也没有明确要求。这彷佛是一个“黑盒子”,猜不透,摸不透。
而在功利化教育理念引导下,大家因为不知道到底怎样做才算“够”,就只能不断“卷”。要么卷“数量”,比如发了几篇科技论文;还有人在“质量”上卷项目难度。甚至出现了,中学生完成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级别的科研课题,这就违背了教育的内在规律。
类似的,国内国际各项“竞赛”是科创教育的抓手,以考促学,在评估学习过程,发展核心素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会引发内卷,被功利裹挟后,作弊造假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与此同时,师资也是一大难点。如今人工智能在逐渐普及,怎样让人工智能帮助教师做原创性研究?如何利用技术迭代科创教育?辇伟峰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要在这方面加强。同时,不少老师是在数、理、化、生等学科教学本职工作之外,满足学生在科创教育上的个性化追求。如何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从而激发老师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一个实际问题。
刘炜则说,近几年,名校博士到中小学任教的新闻经常引发关注。但实际上,博士数量比较有限,这些任教老师的学科也主要集中在需要应试的传统科目上,下沉到小学阶段做科创教育的硕士比较少,更别说博士!“学生的天性需要挖掘引导,尤其需要高水平教师。而这部分能够做科学教育、科创导师的人才非常缺乏。”刘炜表示,学校近几年在师资建设上有了新突破,陆续从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引进具有产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赋能学校科创教育。目前已有11位教师进行全职科创工作。
刘炜坦言,高水平教师供应不足有几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薪资差距,学校薪资水平同互联网企业有一定差距;另外,跨界人才不好找,既要有学科背景,懂产业;还要有教育热情,具备讲授方法和技巧。遇到这样的教师需要一定机缘,同时学校要有一定竞争力和吸引力。
另外,科创教育理念认知模糊也阻碍了科创教育的发展。辇伟峰强调,科学、科技、科创是不同概念。科学教育主要指国家课程体系内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的教育,这种教育本身蕴含着动手实验的要求,但传统教育重应试解题,导致科学教育停留在了纸面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教育”被大量提及,这指向了着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有了“科创教育”概念,更加强调创造性。
刘炜说,要把“科创”和“科普”分开,科普属于科学教育的一部分,不完全等同于科创,科创还是得体现“创”;而另一方面,学校在实践中可能只追求竞赛成绩,让一小部分学生“自嗨”,“以点带面”是不合理的。所以学校管理者要把握好科创方向。
长期从事科创教育工作、担任科创竞赛评委的陈少瑜发现,当前科创教育还停留在“外行看热闹”的阶段,科创教育市场一片混沌。不少学校鼓吹“科创特色”,一方面是顺应国家号召,另一方面是标化成绩难提升,而科创容易出成果,更容易被家长和学生“看到”,以此标榜自己独特前沿的人才培养理念。但实际上没有形成人才培养的完整“供应链”——师资、资源及结合自身特点打造的课程及评价体系。
刘炜认为,北京地区头部公立学校的科创教育相对于民办学校是遥遥领先的,前者形成了有体系有计划的选拔和培养机制。而很多国际化学校还停留在“散兵”式培养,也有部分是家长通过校外机构自主培养,因此国际化民办学校仍要奋力追赶。
但另一方面,国际化学校本身就鼓励学生个性化成长,具备发展科创教育的天然优势。在用人上,国际化学校灵活、没有编制限制,待遇有空间,同时不少国际化学校在科创上属于起步和开创阶段,能够满足有抱负的人才成为开创者和引领者。
在辇伟峰看来,教育需要百花齐放。科创特色不一定适合每一所学校,只有适合学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教育。
互动
如果你渴望更加深入了解科创教育,这场盛会不容错过!顶思主办的RAISE2024第七届亚洲国际学校大会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本次大会以“教育大融合:艺术、体育与科技”为主题,邀全球教育工作者于11月15-17日相约国际教育“西南高地”成都,深度剖析艺术、体育、科技在基础教育融合实践中的无限可能。
作者 | Zo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