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手握10个offer,TIDE大会最小嘉宾,18岁的她心中国际教育什么样?
来源: | 作者:Kimberly | 发布时间: 2019-06-13 | 1008 次浏览 | 分享到:

5月25日,在顶思的TIDE国际教师发展大会上,微分享演讲嘉宾、交大附中高中生张雨琦的自信台风给参会者留下深刻印象。说起来,雨琦有两个“最”:本次大会最年轻的分享嘉宾;顶思最小的“同事”。年仅18岁的她,凭什么站在了微分享的讲台上?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采访了这位“传奇”小实习生。

文末附上张雨琦的演讲实录,看这位来自上海四大名校的高中生,她心中未来的国际教育,是什么样子?


3月16日,坐在我旁边的实习生雨琦难掩激动地跟我说,她又拿到了一枚新的offer:全美排行第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录取通知。更可喜可贺的是,雨琦被录取的专业还是该校全球排名第一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每年在全球的录取人数不过区区120人左右。

在这之后,她又相继斩获了莱斯大学、韦尔斯利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帝国理工学院的offer。截止今日,她手上已有10枚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

一番犹豫与抉择过后,最近,雨琦确定选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继续在她深爱的生物领域内求知与探索。

雨琦的录取通知书

其实,雨琦能够斩获这么多份令人艳羡的offer并不让我意外,自她3月进顶思实习的这段时间,她总能高效地完成每个任务。

刚进公司不久,她就写出了两篇上万阅读量的推文《MIT常规放榜,中国大陆仅两枚offer,魔都两位高中生上榜!》和《9枚哈佛offer!上海这位女生,今年凭什么拿下了哈佛?》。

她也会就教育热点话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有新意的议题,比如前不久刚刚发表的《上海“神仙学校”女生昨日获得“小诺贝尔奖”,明年拿个大藤offer或许不难!》,就是她阅读新闻后找到的挖掘方向。

是怎样的教育塑造了雨琦?10所学校的招生官,看中她什么?我们来看看顶思的18岁“学神”实习生。

美国一年,辩证思维力奠定申学基础

写这篇采访稿之前,我一直在琢磨该给雨琦加上什么标签,总觉得“学霸”过于酸化、“学魔”满是魔幻色彩,思来想去,可能“学神”更为符合:爱学习,成绩好,可是学习并不是她生活的全部。社团、竞赛和公益活动,课堂外她的生活同样精彩。

看看她的简历:SAT1560分、托福113分、九门AP课中五门满分四门四分。同时,她组织策划了贵州支教活动、加入了校慈善社团且长期主编着班级的公众号。

不过,令我惊讶的是,雨琦并非从入学高中起就如此多元,生物也并不是她从小萌生的兴趣,这一切的改变始于她在美国一年的学习生活。

雨琦就读的班级有些特殊,明明是体制内的重点高中,却同时兼顾高考与出国。班级里的学生在高一接受系统的国内教育,集中打好两条路所必需的共同基础,高二实行分流,可选参加高考或赴美高交流学习AP课程,选择交流的学生在高三回国后,准备并展开本科申请。

雨琦在交大附中

这个有些“奇葩”的班级是上海交大附中的思源班。从2013年首次招生至今,已培养了四届毕业生,且均被全球顶级大学录取。

得益于这样一种办学模式,雨琦在高二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贝赛思图森北校区(Basis Tucson North)特许学校开启一年的交流生活。

雨琦(左二)与思源班同学在亚特桑纳州聚餐

一到美国,雨琦就强烈感觉到了中美教育方式的差别。相对于国内的教师主导制,美国的老师更愿意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尤其“引导他们批判性思维方式的确立”。

在语言课上,老师会花费大量时间与“学生探讨不同文章的写作逻辑”,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同伴学习备受推崇:小组确立后,同组的同学会“互看各自的文章,然后一起讨论、分析对方文章中存在的逻辑漏洞并予以意见”。尽管因为种种原因这位老师没有给出很多建议,但这位生物老师的热心依旧给了雨琦很多感动和动力。

另外,与国内普遍存在的“赶进度”不同,在贝赛思高中的课堂上,老师会留下很多时间让班中同学提问。“在提问之前,要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我是不是可以自己解答,如果经过思考发现确实不行,再提问。”美国老师对反思的要求极高。如果只是单方面输入知识而没有经过过滤与思考,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学习是低效且无意义的。

雨琦和思源班的同学们在亚利桑那州

而这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雨琦的思维方式,进而提高了她的写作能力。而写作,正是准大学生申请高校时最重要的显性技能之一。 “写自我陈述时,我会关注每句话的逻辑点,尽力不让语句与段落脱节,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摸清脉络。”雨琦这样总结道。

这些学习思考方法的更新与累积,为雨琦在高二下入围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万里挑一,“小诺贝尔奖”成申请亮点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是全世界最负盛名的青少年科学竞赛之一,是全球最大规模、最高等级、也是唯一面向9-12年级中学生的科学竞赛。60年来,共培养出了9名诺贝尔奖得主。是名副其实的诺贝尔奖“孵化器“。

雨琦在匹兹堡参加ISEF

凭借《P53基因在哺乳动物中的系统发生和进化模式》这一研究主题雨琦从全球700多万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分之一的决赛入围选手。这一战绩,也成了她申请美校的最强王牌。

雨琦对这项赛事异常重视,前后大约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最终确定选题。而最后为何选择参报“生物医药与健康科学”学科,并以P53基因为研究对象,和她在美国的生物学习环境密不可分。

事实上,在去贝赛思之前,雨琦并不算是一个生物迷,生物成绩也不出挑。之所以会对生物学习和生物本身的态度发生180°大转变,在于她在贝赛思高中的生物老师。

不以成绩评判学生,对学生充满鼓励是雨琦对这位老师的总结。

雨琦告诉我了这样一则趣事:在一次小测验之前,当她询问生物老师这次考试难不难的时候,他没有直接作答,而是满怀信任地看着她,“我觉得你肯定可以做好的”。后来,雨琦果然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相似的对话发生过若干次之后,雨琦渐渐对生物产生了兴趣,生物课成了她翘首以盼的欢喜,她的成绩也开始名列前茅。她甚至还报了学校的癌症慈善社团和生物信息学社团,在课外也积极主动地展开生物的学习。

难得的是,老师的信任与鼓励并不浮于表面,在雨琦准备ISEF时,这位老师放弃个人的休息时间,与雨琦一起探讨课题,由于美校内并无生物实验室,他甚至亲自联系了他在亚利桑那大学任教的朋友以求帮助。

“如果只是很喜欢一件事情,却得不到任何鼓励与回应,那么兴趣是很难维持下去的。但是,如果得到了不断的鼓励与认可,兴趣是可以慢慢积累起来的。”雨琦如此总结自己对生物学习态度的转变。

雨琦的参赛展板

在癌症慈善社团参加活动时,雨琦接触到了在日常生活中鲜有机会接触的癌症患者,为了更深刻地了解他们的生活与病史,她积极地在网上搜索了关于癌症产生的不同因素。这也个选题灵感也进一步带领她确立了最终的研究方向。

她发现,50%的癌症患者的P53基因都有一些问题。顺藤摸瓜,她展开了专门对P53基因的探索,并在没有导师帮助的情况下,为了分析P53基因在自然选择中的进化速率与特点,她一个人收集数据,自学数据库并用哺乳动物的mRNA建立了进化树。在得出“小鼠和人类的p53基因亲缘较远,因此使用小鼠作为人类p53研究的模型可能不是最有效的”结论后,她又独立完成论文并做成展板。

正如雨琦所说,在亚利桑那州赛区上,当她指着展板向评委们娓娓道来她的研究历程时,评委们都难掩震惊——一个高中生,在不借助任何实验的情况下,仅凭借自学变做出了有如此立意深刻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