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教育理想国?我们对芬兰教育的误解有多少
来源: | 作者:Kimberly | 发布时间: 2019-09-18 | 780 次浏览 | 分享到:
由于大部分芬兰教育文件由芬兰语或瑞典语撰写,许多外国学者与评论员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要义,造成外界对芬兰的教育举措普遍存在误解。近日《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社论What Finland is really doing to improve its acclaimed schools,从芬兰的教育现状出发,盘点其特色教育理念与手段,和近年来其最新发布的教育新政,并对芬兰教育存在的三大误解进行了纠正。


文 | Kimberly
编 | 田菁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人口530万,不足上海的1/4,面积只有3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两个广东省。一年之中,芬兰有一半的时间是冬天,气候极其恶劣。然而,地多人少,看上去没什么吸引力的如此弹丸小国,却有着全世界最为杰出的教育体系。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芬兰多年来在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中表现优异。作为世界经合组织(OECD)策划、旨在测试年龄十五岁的学生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每三年定期进行跨国性研究的评估体系,PISA的国际认可度和权威性无需赘言。

自2000年第一届PISA考试举办以来,芬兰连续两届获得阅读及科学两项中第一名,受到了空前瞩目。在此之后,芬兰继续遥遥领先。

尽管这两年,芬兰已经不再夺魁,其教育体系仍然被认为是世界上更成功的体系之一。为什么芬兰教育能够领跑全世界?这几乎成了全世界所有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想知道的秘密。

基于困惑与好奇,关于芬兰的教育现象与教育理论的分析与解读也在近年内层出不穷。不过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误读。这是由于大部分教育学者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前,并没有仔细阅读或无法完全理解只由芬兰语与瑞典语撰写的芬兰教育法案、国家核心课程以及由不同市政府制定的、详细说明课程设计原因及实施方案的课程设计建议。

另外,很多教育评论者在分析芬兰教育时,并未将教育放在芬兰整个生态体系中,而是将其局限于校与校之间,或是区域与区域之间。

因此而造成的误解具体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误解一:芬兰的孩子们没有家庭作业

从全球各地不同的社论中,我们经常看到关于芬兰学生没有家庭作业这一观点。然而事实是,芬兰有作业,只不过作业量很少,15岁的学生平均每周花在作业上的时间只有2.8小时,而OECD的平均值是4.9个小时,中国是13.8个小时。

之所以将学生的课余时间还给孩子,一是在于芬兰老师给予学生极大自主支配时间权。在芬兰老师看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放学后他们有更多时间和朋友相处,做他们想做的事。“必须让孩子有时间当孩子,重要的是质量,不是数量。”

二是在于芬兰家长对芬兰教育的信任。“布不布置家庭作业由教师决定,我们不去干预。毕竟在学校里,教师已经授予足够高质的教学内容。”


误解二:芬兰决定将现有的课程打乱,并设计成跨学科课程

这一观点的误传最早可追溯到 2015年3月21日英国《独立报》发布的一篇题为《芬兰学校:随着国家的教育改革,科目将被抛弃,以“主题取而代之”》的报道,文中指出,芬兰将抛弃传统学科科目。

在解答这个误解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芬兰教育系统的几大重点。

第一,2014年,芬兰政府修改了国家核心课程 (The national core curriculum:NCC),旨在为基础教育提供总方向和指导。不过,尽管芬兰311个城市的大部分地区的课程大纲是基于国家核心课程设立的,但是各区的每所学校都是在城市教育部门监管下设定课程。

第二,国家核心课程实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规范文件,旨在告知学校该教授什么内容、如何安排工作和希望学校达到怎样的学习成果。学校拥有极大的课程设计自主权,因此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可能拥有的是完全不同的课程内容。

第三,由于芬兰教育系统的去中心化,每所学校都可在国家核心课程的框架下设计世界独一无二的教育模型。

基于以上三点,再回头看上文提及的第二个误解,我们便不难得出结论:跨学科课程确实存在,可绝不会是国家范围规定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课程改革(包括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内容融合化等),许多芬兰的家长开始呈现不同方面的担忧,如“芬兰是否将丧失传统的阅读、写作和算术课”。对此,芬兰政府给予了否定的答案。

不过,根据芬兰的最新政策,该国每所学校都需基于学生兴趣,开展至少一周的跨学科项目课程。尽管这是一项道阻且长的教育改革,但芬兰政府相信,只要学校间积极合作、教师们互相信任(共同备课、重新设置课程),领导层给予充分支持,成果将赫然。就目前而言,已有不少学校成功开展了为学生提供生活所需技能的课程。

oodi赫尔辛基中心图书馆

误解三: 所有的芬兰学校都应严格遵守国际课程标准,并使用统一的“现象式学习”(phenomenon-based learning) 教学法。

“现象式学习”即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某种现象或话题调配师资,以培养学生贯穿于不同学科和领域所需要具备的横贯能力(transversal-competence)。

现象一词,指事物的整体面貌,而非分割为各个领域与学科,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进行探索、思考、讨论、再思考。

《华盛顿邮报》这篇社论的作者Valerie Strauss指出,很多国家也将现象式学习等同于“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也即,基于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驱动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驱动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多门科学知识。

项目学习的完成,不仅意味着驱动问题得以解决,也意味着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沟通交流、信息分析等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等思维水平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升。

诚然,无论是现象式学习还是项目式学习,都是一项值得推进的教育理念。不过,与误解二同理,芬兰从未在教改中硬性规定每所学校需要实施统一的教育模式。“现象式学习”可能会存在于很多学校内,但并不是唯一的、全国通用的教育方式。



那么,为什么芬兰的一次教改就能引起世界各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呢?

这和芬兰多年来在世界教育领域上盘踞龙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论是在PISA上屡获佳绩,还是被世界经济论坛多次评为全球最佳教育,抑或是成为全欧洲大学录取率最高的国家,都可看出芬兰之于教育上的投入,不仅仅是财政支持,更是在于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原则。

下文,跟着《华盛顿邮报》再来回顾一下,芬兰教育的特点:

扎实稳进的基础教育改革

1970年芬兰首次发布国家课程标准,并于1985年首次对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标准进行改革,之后约每十年对课程标准进行一次修订,最近的一次修订是2014年,并已于2016年陆续执行。

缓慢扎实的课程改革,不会产生颠覆性剧变。正是稳定的教育体系,以及依据时代发展持续进行的温和改良,奠定了芬兰教育生态的基调,保障了学生学习环境。

教育平等原则

芬兰宪法规定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尊重独立自主和个性发展的教育。在学者陈之华所著的《没有资优班——珍视每个孩子的芬兰教育》一书中,他提到,芬兰建立了水准一致、免学费(从小学至大学所有费用)、提供温热午餐以及特殊辅导(当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时,老师会制定针对性策略并进行个别辅导,费用由政府承担)的教育体制。

与此同时,芬兰不为学校排名,这也可以从侧面解释为什么在PISA考试中,芬兰各地各区域学校的分数并没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