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白宫的一条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政令在中国留学界激起了千层浪,“重磅!赴美读研要凉凉”、“为遏制中国教育,美国驱逐3000中国留学生“等文章在昨日刷爆了朋友圈,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文|Coral
编|Jade
这几天,关于“美国禁止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的新闻,牵动着不少留学生及留学生家长的心。
“重磅!赴美读研要凉凉”、“为遏制中国教育,美国驱逐3000中国留学生“,这样骇人听闻的标题在过去两天里轻易收割着流量和大众的关注。其中有一篇文章,阅读量已超过10万+,在看数将近6000。但笔者打开那篇文章后,遗憾地发现,文章开头就有断章取义及过度解读之嫌。
文章有一段话是这样讲的:
紧接着美国又有新政策,要禁止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的STEM专业。
甚至计划驱逐现有的中国留学生,他们有一份中国高校黑名单,黑名单里的中国留学生要被驱逐出境,比如北航、北理工、哈工大、南航、南理工等名校都在名单里,据说有3000人之多!
笔者不知道,这段话的论点从何而来,而在引用3000这个数据时,原文作者甚至都懒得查找信源,用了最省事的“据说“这一个词。
更让人遗憾的是,面对这样不严谨的报道,不少读者对此深信不疑。
而对于那些真正身处于“留学浪潮”的读者来说,这样的文章,除了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焦虑和恐慌外,我找不到其它意义。 为了方便接下来的书写,我暂且把特朗普政府的那条禁令称呼为“6.1公告“。
时间回溯到5月28日。这一天,美国知名大报《纽约时报》发布了题为《美国计划驱逐有解放军院校背景的中国研究生》的文章,此报道一出后,立刻有国内自媒体跟进解读。
如何寻找报道“亮点”,收割点击率,当然是各路媒体人最为擅长的。
在《纽约时报》的那篇文章里,文中有一段话是:
“据一些官方统计,该签证取消计划可能影响至少3000名学生”。这便是3000数据的最原始来源,同时,这一数据也为各路自媒体人提供了极佳的写作素材。 而那篇十万加热文,关于“(美国)计划驱逐现有的中国留学生,他们有一份中国高校黑名单,黑名单里的中国留学生要被驱逐出境,比如北航、北理工、哈工大、南航、南理工等名校都在名单里”的说法更是不负责任的捕风捉影。
再来看《纽约时报》的那篇报道,原文的那段话是,“官方没有提供受影响学校的名单,但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多家军事机构和国防研究院,以及七所传统大学有联系。“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看明白,现在连美国官方都没有给出具体的学校名单,七所传统大学只是《纽约时报》基于采访的一个推测,而国内自媒体直接把”国防七子“列为驱赶大学的黑名单,这是活生生把人家给判了刑。
当然,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美国政府是否真的把矛头对向“国防七子”的所有学生,我们不得而知,也静观其变,
但还是那句话,捕风捉影的报道,除了制造恐慌和焦虑外,我们找不到其它意义。 接着,到了5月29日,特朗普总统在这一天正式颁布了“6.1公告”。公告的细节大家可以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的官网看到。
这篇公告,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会比较艰涩。简而言之,从微观层面来讲,这一条公告是美国为了防范“有军方背景的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窃取美国学术和研究机构的科学、技术、工程和制造业机密“,从宏观层面讲,美国当权者预见了未来”高科技“的可怕潜力及中国实力的“威胁”,因此,想通过“6.1公告”这张牌遏制中国的崛起。
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的防范并不是今年才开始的。自去年贸易战开始后,到美国学习敏感专业的学生在申请签证时,就遭遇到了严厉的审核及背景调查。 而再把时间线往前推,回到90年代,那个时代,不消说去攻读敏感专业了,就连成功申请到美国签证都要被不少人羡慕。而继续把时间线往前推,在中美关系最为剑拔弩张的50年代,美方对待“高科技人员”更是简单粗暴,譬如科学家钱学森,就被当局者禁闭起来野蛮对待,这个故事在中国成为了一段佳话。
可以说,中美两国的关系的变化,时刻“操控”着美国对中国的政策,而留学生只是其中一张牌。 我们继续来看,美国为何要在这个时间点打出留学生这张牌。
美国自疫情爆发以来,百姓对政府的不满可谓怨声载道。
在政府不利的防疫体系下,美国死亡人数飙升至10万,而疫情及薄弱的社会保障体系又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仅三个月内美国就有超过2000万人失业。《华尔街日报》5月28日撰文说,“补贴很快就会结束。美国人将感受到经济放缓所带来的痛苦”。
而近日,美国警察杀死黑人事件,可以说彻底把民怨触发到了最高点。民众通过示威游行、“打砸抢”等激烈行径宣泄对政府的不满。
这个时刻,美国突然再次盯上“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并出台公告,难免会让不少人怀疑,
这是为了转移民众注意力和国内矛盾,而打出的一张牌。 随着公告的颁布,最让中国读者关心的是,这张牌是否像往常一样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以及这张牌,到底会影响到哪些人?
在具体清单没有出来前,我们很难根据那条笼统的“6.1公告“给出结论。
但有以下几点,顶思试图帮读者厘清。
一、去美国读本科会不会受到影响? 公告明确指出“除从事本科学习的学生外...”,可见,去美国读本科,无论是选择什么专业,都不会受到限制。
美国当局对待美本生的“包容”,自媒体人谢劲波给出的解读,笔者觉得耐人寻味:
二、正在美国读敏感专业的研究生或者从事敏感工作的研究人员会不会被驱逐?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头上,可能便是一座山。”
在公告颁布后,我看到了不少来自留学生群体的消极言论。有不少人担心,自己会中途被美国当局者驱逐。
其中,知乎答主“危学真”说,“《纽约时报》里说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是中国派来的间谍,想要在高科技领域窃取美国的技术。然而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绝大部分来留学的只是想要安心学知识并体验国外教育和文化而已。” 在此,笔者想说,倘若美国真的“一刀切”式的驱赶所有正在就读敏感专业的研究生,那么这将是
美国民主国家的衰退和堕落。 但笔者认为,那条公告只是针对有军方背景的,且即将赴美读研或工作的相关敏感人员。
美国当地时间6月1号,《福布斯》发布了一篇<Inside Trump’s Immigration Order To Restrict Chinese Students>的报道。
报道采访了美国国务院签证办公室前主任Jeffrey Gorsky。其中有一段话,记者和Jeffrey Gorsky是这样对话的:
记者:“对于已经在美国学习或工作的学生和研究者,您有什么建议。”
Gorsk:“只要他们能以有效的学生身份留在美国,
即使收到了撤销签证的通知,他们也不应该受到撤销的影响。 三、到底有哪些人受影响? 公告指出,持F和J签证进入美国学习或从事研究的中国公民,如果目前或曾经受雇于实施或支持军民融合战略的机构,在实施或支持军民融合战略的机构学习或做研究,都将被暂停和限制入境美国。
那么“军民融合战略”的关键技术包括哪些呢?美国国务院官网给出了定义,主要包括如下:
量子计算、大数据、半导体、5G、先进核技术、航天技术和人工智能。 可见,这些的确都是高科技,也是影响人类未来发展或者说决定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技术。
其实,从“6.1公告“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当局的目的已经比较明晰了,就是为了防范我国军方人员窃取美国机密和核心技术,绝不是针对所有留学生,
但这一公告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会伤及无辜,才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