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在北大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来源: | 作者:Coral | 发布时间: 2020-07-02 | 974 次浏览 | 分享到:
究竟何为教育,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又有多少家长明白呢?

文 | Coral
编 | Jean

“我考上了北大,然后呢?”

这两天,网络上流传着一篇让人心碎的文章《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

文章作者在高中时以省第一名的成绩被北大录取,本以为这是一个寒窗苦读迎来圆满结局的热血故事。然而,作者在大三那年被送进北医六院的精神科,休学了一年。

“我突然发现我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该干什么。”

“我每天睁着眼睛捱到凌晨四点,怎么也睡不着,莫名其妙就会开始哭。”

“医生问我怎么了?我说我觉得我是个垃圾,我不配活着。”

所幸,经过一年的治疗后,作者好起来了,并开始与自己和解。她在文中这样写,“很早就找到热情所在的人非常幸运,可以说是天选之子;我还没有找到,这也并不丢人。”

笔者在看完女孩的故事后,除了心疼外还有惋惜和无奈。这何止是女孩的故事呢?

自律、刻苦、聪慧,有那么一群学生他们很优秀,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拔高学校升学率的有力“分子”,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引以为傲的“谈资”。在最好的年纪里,他们用常人无法忍受的耐力、坚韧,埋头在题海里,最终在残酷的选拔体制下“打败”同龄人,幸运地成为高考的宠儿。

可是进入大学或者步入社会后,他们“迷路”了,他们发现此前自己最擅长的考试在真实世界里不再管用了,或者感受到所就读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并让自己充满挫败感和痛苦。


“我见过很多非常优秀的孩子,我现在跟大家所说的也都是在名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们,他们中的很多都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屡次三番尝试放弃生命。”

这段话出自于北大心理学博士徐凯文老师,徐凯文常年在高校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他曾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在与这些孩子的交流过程中,他发现这些孩子所患并不是普通的抑郁症,是非常严重的新情况——“空心病”(主要由价值观缺失导致)。

“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我在哪里,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觉得过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

“空心病”的临床症状和抑郁症极为相似,譬如情绪低沉、想要自杀,但药物治疗法甚至电抽搐治疗,效果都是微弱的。

徐凯文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和诘问,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大概家庭和老师都有问题,孩子本身是不会有问题的。而我们的教育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还是在毁掉一代孩子?


在《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的作者回溯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她说,“那个时候,我借的马尔克斯会被老师没收;我在家读《红楼梦》会被我妈制止;我的周记会被老师评价:写得很好,但想得太多。”

“我放弃了向往了多年的文史哲选了光华,理由很简单:家里人都觉得念商科有前途,我不愿跟家人冲突。”

这段描述让笔者想到了湖南卫视的电视节目《少年说》。

在一期节目中,一个名叫涂思睿初一的小女孩,她的文科成绩非常不错,从三年级开始写小说,到现在已经写了56本,30多万字。

但是,她的数学成绩不好。她用“我觉得我可能一辈子努力,都追不上他们”来描述自己面对数学的挫败和无力感。



然而女孩的爸爸坚持认为写小说耽误了她的学习,写小说造成了女儿的偏科。于是,在一怒之下,这位父亲撕毁了她50多本小说。

女儿在节目中说道,“爸爸,你把我的小说都撕毁了,那段时间我像失去了灵魂一样。你知道我的座右铭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毁了我的诗书,不等于毁了我这全身上下的气质。”

女孩在说这句话时,一直面露微笑,企图获得父亲的理解,但当镜头转向这位父亲时,这位父亲这样回答,“你偏科严重,这样下去考不到好的高中,更考不到好的大学。”

“别人能行,你也行。我相信你,你会把这个成绩赶上去的。”


父亲依旧不能理解她,在这一刻,女孩终于忍受不住了,她背过身哭了出来。相信类似的话,她在家里听过很多次。



“教育改变命运”、“高考决定人生”,我想这是女孩父亲,包括很多中国家长督促孩子努力学习的出发点,这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无可厚非。

但究竟何为教育,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又有多少家长明白呢?

教育的终极目的要回归人本身

钱学森晚年的时候,曾多次问温家宝总理,”我们的国家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样的困惑自然囊括了钱学森对我国教育的忧思,但在校长李镇西看来,这个问题是“傲慢”的。李镇西认为“这是把人当成了纯粹的工具,因为'人才'是供人(国家)使用的。作为社会人,当然有工具的属性,培养人才也是教育的功能之一,但教育不能仅仅培养工具,还要回归人本身。"

一句话虽简短,但醍醐灌顶。

事实上,关于教育的意义,众多教育家、学者给出了解读。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这样写,“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识之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和不健全的。”

朱永新这样写,“教育首先让人幸福,教育首先不是让人考高分,教育首先不是让人找一个好工作,教育首先应该是帮助人获得幸福的能力,帮助一个人真正地拥有内心的宁静。”这也是我最为喜欢的一句话。

杨鸣镝女士这样写,“教育的本质其实是要想清楚,我是谁,我来到这个世界要做什么。”

她的两个儿子从小喜欢下象棋,这个爱好在部分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是不务正业,耽误学习,但她的两个儿子以象棋为依托点,创办了一个公益组织专门普及国际象棋,这个组织在全世界吸引来了4000多名学员,而在最初创办这个公司的时候,他们一个13岁,一个9岁。

两兄弟和长岛学区一所小学的象棋初学者们在一起
图片来源:爸爸真棒

或许不是十全十美,但明白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并为之感到振奋和鼓舞。这是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身上所共有的特质和精神。

患有阅读障碍,3岁才会说话的爱因斯坦,经过3次高考才勉强考上大学的马云,从哈佛退学的扎克伯克、比尔·盖茨......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从功利角度来讲,他们都是人生的失败者,命运的“嘲弄儿”。

就像”三只小猪”的故事一样,人的一生就像是在荒凉的土地上寻找砖块,搭建房子,有人很幸运,一下子就找到了结实又漂亮的砖块;有人不那么幸运,找不到砖块只能以泥土或者木柴代替;还有更不幸的人,碌碌一生,什么都找不到。

而无论是爱因斯坦、马云,还是扎克伯格,他们在人生的后半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坐标系,用结实的砖块,搭建了坚不可摧大楼。

而这背后,最为关键的是兴趣和热忱的力量。

此前,我们采访过龚德辉校长。她带过一个班级,这个班级里在高考那年,有12个考上复旦,11个考上交大。

如今多年过去,那些因为真心热爱所学学科的学生,在各自的领域里有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但有些“学霸”孩子,却职业发展平平。她说,是我们的评价标准,阻止了这些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短板理论”是多么的狭隘和荒谬,有人热爱文学,有人擅长理科,可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却强调“补短”,强调全面发展,这固然也没错,但它同时也可能遏制了孩子特长的发展,那块最长的板子,或许是她最擅长、最喜欢、最适合的。

笔者身边有一个朋友,本硕毕业于顶尖藤校,在高中时,他就读的也是全市重点高中。那时,他对“短板理论”坚信不疑,他没有数学的天赋,时常觉得学习数学痛苦,但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越是不行就越要证明自己。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就读了金融专业,但让人意外的是,毕业后,他选择去做了一名记者,对此,他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