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从世界上最自由的学校走出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来源: | 作者:Kate | 发布时间: 2020-08-07 | 1359 次浏览 | 分享到:



夏山:乌托邦式教学下,学生无法适应社会?

那么,作为世界上最自由的学校,夏山是否对家长和孩子们就是完美和理想的选择了呢?其实未必。

夏山学校的自由教育模式虽然已得到世界各地部分学校的推崇和效仿,实际上却很难在大范围内进行复制和推广。


一方面学校本身带有的校长本人的教学风格过于突出,另一方面如此超前的教育方式在设立之初就显得过于理想化。虽然尼尔希望给孩子们在世界的一角搭建一个乌托邦式的校园,但学生毕业后面对的社会却与夏山营造的平等与自由氛围有着天壤之别。

在一本《夏山学校毕业生》书中,我们可以通过另一个侧面了解这所学校难以回避的痛点,最直接表现在学生难以适应社会上。


有夏山的校友在反思时提到,夏山的民主精神影响了他一辈子的行事方式,让他不惧怕任何权威,同时也不会试图成为孩子们的权威。

但这种自由精神有时也成了他们适应社会的阻碍,因为他们很难按部就班,听从指令。

“有的夏山人可能不容易融入社会,因为很多工作环境等级分明、规章琐细。工作中难免有人级别比你高,或者你的级别比别人高,但恐怕夏山人很难真正适应这种有等级区别的工作环境,因为我们成长的环境中所有人是平等的。”

这段话的背后揭示的正是很多夏山校友在毕业后面临的真实处境,对一名习惯了夏山自由与平等规则的学生来说,当他要开始重新适应真实世界中隐含的各种形式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并与熟悉这套规则和玩法的公立及私立学校精英一较高下时,夏山校友的短板就会表现得十分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在金融、法律等对专业度要求极高的行业很难找到夏山校友的身影,而技术类和手工类等对动手能力有更多要求的领域,成了大部分夏山学生毕业后的首选。

也许很少有学生家长能达到尼尔期望的真正相信“儿童是自由的”,而符合家境殷实条件的中产家庭也未必愿意冒风险送孩子去上一所毕业后很难保证帮学生找到高薪谋生职业的学校。

但夏山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仍能给传统体制下的学校和家长一种启示,让他们试着往自由的方向逐步做出改变。

即使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孩子们也需要来自学校和家庭双方的自由空间去释放和发展他们的天赋。

如果校方和老师们都能以更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适时抛开教条式的教育方式,倾注心力去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相信这份宽容和爱能让孩子们真正体会自由教育的核心,并在未来无论经历何种境遇仍能保持这份对于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