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见信如晤,这位剑桥大学的社会人类学教授,送给了17岁外孙女怎样的人生礼物?
来源: | 作者:Mina | 发布时间: 2021-02-23 | 730 次浏览 | 分享到:
如果你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你将如何与TA谈论友情、爱情、性、以及金钱等等宏大的价值观问题?这些严肃、复杂、宏大的议题通常令家长与老师们感到头疼,有没有一种“润物无声”、深入浅出的方式慢慢的引导他们塑造客观、包容的价值观呢?艾伦·麦克法兰,这位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用30封给其外孙女的信,探讨了世界之道。

这30封信纵观人类历史,综览世界文明,笔锋的指向,从个人层面直达哲学、宗教、政治等更宏观的畛域。本书面世后,立即在英国引起巨大轰动,评论界一致认为它即将或已经跻身经典宝库,成为英国为世界贡献的又一部杰作。

文、编 | Mina

莉莉是本书作者艾伦·麦克法兰教授的外孙女,对世界之道充满好奇,经常向他提问:“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于是,教授写下这部专著,以30封信的形式,回答了莉莉的部分问题。身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教师,作者运用自己的丰富 学识和经验,对莉莉的提问给出了深入浅出、极富创造性的回答。

这30封信纵观人类历史,纵览世界闻名,笔锋的指向,从个人层面,直达哲学、宗教、政治等更宏观的领域。莉莉的问题没有时间性,它们是每一个思考者——从青少年到成年人——这段过程之中永恒的困惑。同样,教授的回答也没有时间性,它们是每一个思想家可能给出的答案。




就像作者本人在书中所说,本书编排的很像是一本小型的百科手册。读者在阅读时不必按照目录顺序进行阅读。

“大可以从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卷,然后进行前后跳读。有一些信的内容你基本上耳熟能详,或显得很简单,那么你就可以快速的浏览;另一些信颇具假象:我尽力让思想的表达保持简明,但是字面下往往潜藏着十分复杂的、或许完全陌生的概念。还有一些信你需要慢慢地读,一次读一封,不要再多。因为其中的思想浓度很大,要像粉尘或水一样,让它们浸润你的心田,然后从里向外洇开。“

作者简介:

艾伦·麦克法兰



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国王学院院士与不列颠学书院院士,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

以信为媒,与未来的她平等对话

书信,这一英国人文艺精神中的重要象征从历史一直延伸至今。一封封书信,诉说的是一段段感人置身的时代故事。无论是在经典文学、电影、还是至今仍在各地保留着的阅读会,都使得书信文化得以延续。每年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发起的‘Letters Live’——见信如晤,每年都会邀请来自音乐、影视、艺术、文学等领域的名人到剧场内现场朗读那些“理应受到更广泛关注的书信”。这足以见得书信文化在英国的重要文化象征地位。

见信如晤: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朗读二战情书

莉莉7岁,是一名英国小女孩,住在英格兰西北部的开夏郡。艾伦·麦克法兰是她的外祖父,一名剑桥大学的人类学教授。那一年,麦克法兰决定要为莉莉写一些信件,寄给十年后17岁的莉莉。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麦克法兰出生在英属殖民地印度,之后回到英国本土接受教育,先后在牛津大学、伦敦政经学院与伦敦大学学习历史和人类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剑桥大学任职教授。

作为人类学学者,麦克法兰游历各国,对于欧洲、亚洲国家有着很深的研究。他先后推出了《玻璃的世界》、《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资本主义文化》等多部学术著作。谈及写作本书的原因,麦卡法兰表示,“年纪越大,与喜欢尝试用更加简洁明了的方式去解读、描述宏大的人类历史。”,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本Letters to Lily: on how the world works (《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
正如麦克法兰书中所言,他希望自己能脱离一个年长白人的、英国男性的学者视角,去阐明一些适用范围更广阔的道理;他也希望虽然这些是给莉莉的信,但不同国籍、背景、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的人,对一位外祖父的话语也能在相当程度上心领神会。

麦克法兰对莉莉的态度是亲和平等的沟通,而非颐指气使的说教。这些信的读者不是被谆谆教导的对象,而是在受邀倾听一位智者对于世界的经验和认识。

面临17岁的年华,

我们将怎样与之讨论那些永恒的话题?

01

关于友谊

“拥有一个名副其实的朋友,不去开采和利用他,以图私欲,是非常稀奇的现象。它一般见于这样的社会:那里存在许多大致平等的人,而且流动性很大,总能遇见潜在的新朋友。它所风行之处,人生的荦荦大端基本上无须利用私人关系而谋得,人生的需求基本上通过非人格的官僚制度而满足,那是一种以法律制度为后盾的买方卖方关系。唯有在人们不必利用人际关系而图存的环境中,无利害的友谊才是负担得起的奢侈品。“

“友谊的精粹是平等。友谊不是静态的事物。它需要不息地发展、变化和扩张,不断地吸纳新体验。”

“朋友万万不能是喜欢操纵和工于算计的人。倘若你觉得一个朋友在‘使用’你,友谊即告结束。友谊不能买卖,一如真正的爱和美不能买卖。”

“友谊需要建设。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如果不闻不问,它也不会维持。朋友好比一座果园,他们需要精心栽培、剪枝和呵护。然而朋友不能变成你独占的私人财产,你将终生体会到,世上最艰难的事情莫过于分享友谊,和偶尔失去友谊。”

“说来奇怪,与朋友交流的最妙形式往往是沉默。友谊不在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不说什么。这种“消极”交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比积极交流更要求亲密无间。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相距愈远,愈是需要表达得一清二楚和直截了当。唯有两人或多人拥有大量共同点的时候,更节俭的消极交流才会产生。”

02

教育可以毁掉知识吗?

“教育的膨胀和形式化并没有形成一股推动力,促成独立的、孜孜好问的思想,因为它并没有鼓励独创性、怀疑精神和不同见解。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精神世界更加封闭了。真理一经写成文字,便赋予了不容辩驳的权威。”

“这种趋势经过若干世纪的发展以后,必然以固步自封告终,许多崇尚学术的伟大传统就是如此。再也没有新的东西可说可想,唯一的目标是谨守积年的知识。天赋神授的开山鼻祖们,如孔子、佛、耶稣、穆罕默德,已将他们的知识和思想分发给了各自的信徒,信徒们因为诠释先哲的智慧,并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纷纷过上了小康的日子。

今天,这种趋势有增无已,它的表现是,一切诉诸权威,学习知识靠死记硬背、而非真正的理解。说服、吸引和鼓励年轻的头脑是非常艰巨的工作,利用权威去断言、去支配,或者吩咐学生只许照搬现成知识,却要轻松得多。”

03

如何理性地看待金钱?

“不论采取什么形式,一种东西只要既可以储存,又可以衡量价值和用来交换,它就是一种充分发育的货币。我们的态度决定了它的价值。因此,被说成万恶之源的,不该是钱本身;按照《圣经》的说法,万恶之源乃是对钱的喜爱。”

“某些美好的事物是金钱所不能及的。我不能买卖真诚的爱情和友谊,我不能买卖真理和宗教救赎......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被金钱绑票勒索。钱不知不觉地从我们的指缝间滑走,我们越有钱,好像越缺钱。没有人承认自己的钱太多了,相反却是需求多,钱少。事实上,我们资本主义世界常常被似乎不可避免的货币短缺所驱动,而短缺的制造者正是金钱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