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政策利好、开放合作,这条国际教育新赛道能否“大翻身”?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Kaylie | 发布时间: 2022-01-08 | 675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前,国家已将职业教育提到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为国内职业教育打开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现状来看,无论是打破社会对职业教育固有的偏见,还是追赶发达国家健全的体系,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将是负重致远的任务。12月17-18日,在顶思主办的RAISE2021教育创新发展大会“新生态·国际职业教育”分论坛上,嘉宾们围绕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畅所欲言,探索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之路。


文 | Kaylie

编 | 天悦


从2019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重大政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举旗定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并提出了具体行动和具体目标;《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解决了民办职业教育可营利办学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意见,给了职业教育法律确认与保障;《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路径转型和落地实施提出了指导方向。


一连串的利好政策,让我们看到,国家正从战略层面对整个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化、体系化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可以洞见,职业教育的春意已加速到来。


01 打通职业教育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虽然有关职业教育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但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处于整个教育行业的底端,它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广州同文教育集团副总裁、中山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姚侃发表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分析与转型》主题演讲,在梳理、解读近期政策外,从整体上重点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以及路径转型。


▲姚侃博士


我国职业教育由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部分构成。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9896所,在校生1663.3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人数的39.96%。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共21所,占本科院校1270所的1.65%;高职(专科)院校 1468所,普通专科在校生1460万人,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4.43%。两组数据呈现出了当下大家所关注的普职分流问题


问题背后存在以下原因:

  • 第一,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观念根深蒂固。

  • 第二,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转型要求。

  • 第三,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全。首先,中等职业教育升学道路不畅。其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体量小质量低。再者,是普职融通实现难度大。

  • 还有,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严重不足一来是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政策引导;二来是职业学校有明显的“一头热”趋势;还有一点,就是缺乏正向积极的氛围。


想要推动一个教育政策或者教育改革落地,舆论环境非同小可,就目前来看,我国社会舆论环境对引导企业行业进入职业教育起到的作用还远远不够。

针对这些现状,对于职业教育未来高质量发展路径如何转型,姚侃博士结合政策文件和个人思考,提出了5点建议。


第一,要拓宽中职升学通道,打通“断头路”。首先,要建立高考双轨制,面向中职毕业生实施职业高考,强化职业技能考查考核,让有一技之长的青少年有机会接受高层次职业教育。其次,要大幅扩大面向中职毕业生的职业本科和高职招生计划,全面放开中职毕业生升学通道。再者,应当升级“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设计,确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新目标。


第二,扩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提升“制高点”。中共中央下发的文件要实现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10%的目标,这就需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增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首先,是升格。选择一批国家或省确立的高水平公办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按照每个省2-3所估算,大约可以有60-90所。其次,是转设。支持一部分独立学院单独转设或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为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再次,就是代办。在部分优质高职院校(含民办)的优势专业试点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最后,是跃迁。选择部分职业教育发达省份探索职业本科通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学位的考试制度。将升学通道拉通后,想必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会大幅提高。


第三,推动上市公司、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增加“含金量”。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制定具体措施。其一,需要行业企业的主管部门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帮助上市公司、龙头企业采取合法合规的方式有序进入职业教育,把中央的政策真正落实到教育生产实践中来。其二,要把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作为落实混合所有制举办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释放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与此同时,还要通过顶尖企业与一流职业院深度合作,打造高水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四,应落实公共财产倾斜职业教育政策,提高“引擎力”。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测算,职业教育办学成本达到了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而我国目前高职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44.43%,经费占比却仅有17.84%,规模与投入极不匹配。因此,公共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


第五,破解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内卷,跳出“自留地”。各级教育、人社部门应提高政治站位,跳出部门利益之争,用诚意推动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融通发展,形成职业教育的合作共赢。一方面,教育部门对技工院校的学历教育应做到视如己出,开辟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行列的快车道。另一方面,人社部门在就业培训、职业培训上对教育部门一视同仁,让职业院校共享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条件保障和政策支持。


02 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关键

中国有着特色鲜明的文化土壤,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在顺应时代需求的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的理念和模式,才能拓宽发展前景。数化时代创建了许多新的职业需求,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时代机遇,树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助理教授、领导与教育前沿院职业教育部主任陈健博士在《特色、质量、适应性——数智化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新理念和新模式》主题演讲中,分享了他的经验。


▲陈健博士


陈健总结了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三个关键词:质量、特色、适应性


如何提高质量?需要从内、外部同时着手。内,是指内部遵循教育规律。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教育规律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外,是外部回应市场需求。劳动力市场会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不断变化,职业教育不能只限于学生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通用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大批能够适应未来工作场景、坚持终身学习的技术技能人才。


如何保持特色?首先,需要做到从“大而全”到“小而精”的转变;其次,要做到从“单一化一致性”到“多样化个性化”的转变。目前,国家已经明确了职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定位。因此,走在职业教育赛道上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一定要保持定力,坚持自身鲜明的特色发展路径,确保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


适应性则需要我们做到两个方面。其一,要有适应数智化要求的工作者、学习者、教学与培训人员。其二,要培育适应未来图景的教育生态和教育理念。现在,许多人都在谈论未来教育,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勾勒出了2030年未来教育的四种图景,即学校教育扩展、教育外包、学校作为学习中心、无边界学习。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对于未来,我们只能进行猜测,无人知晓它真实的模样,所以只能尽最大可能性将场景进行梳理。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在这个大发展时代,我们需要保持定力,精心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真正需要去提升的东西。总体来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特色和适应性。


第一,要提升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21世纪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