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国际学校国家认同教育被公立校彻底碾压?自身“先天优势”等待发现!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叶延武 | 发布时间: 2023-02-14 | 987 次浏览 | 分享到:


越是国际化的学校越应营造具有本民族特质的自然文化环境。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体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


譬如,注重建筑风格与中国文化基因的融合,重视传统节日、传统艺术的活动组织。中式的园林小品设计、文化名人的雕塑画像、妙手偶得的雅致命名、活灵活现的图腾喷画等元素,悄无声息地熏染着莘莘学子。地方戏剧表演比赛、中秋文化节、茶艺课堂等活动的开展,焕发出学子们蓬勃向上的朝气与生命力。而寻访华夏文明古迹,游历祖国名川大山等文化主题活动更是能带领学生走近真实的文明形态,感受祖国母亲的巨大魅力。


诸如此类,可以使孩子在一个被称为“自学”的过程中自我教育,在感受不到被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出内在动力;在实践体验中深刻领悟,产生思想共鸣和价值认同,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从而树立起传承、弘扬、永续国家认同的坚定自信与强烈责任感。


国际认同的实践意味着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学校发展之路逐渐从“外国学校”变为“世界学校”,再到“中国学校”,最终抵达“国际教育”的彼岸。


整理 | Zoey

图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