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这份“成绩单”惊艳魔都的背后,一所“后浪”国际化学校如何打开新世界?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Zoey | 发布时间: 2023-11-15 | 494 次浏览 | 分享到:


小创业家们走进上海的“梦工坊咖啡吧”,这里的咖啡师大部分都是唐氏综合症患者、自闭症患者。孩子们要在这里学习如何经营一家公益咖啡店;来自大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生存空间日渐遭受挤压的困境,孩子们和当地的文化手艺人深度交流,通过创新的讲述方式吸引更多人关注文化传承......这群来自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惠立学校的孩子们尝试着从学习者转变成为“创变者”。这所身处国际教育核心高地上海的学校,如何在名校云集的魔都打开教育新世界?


自1993年起,中国国际化学校的发展逐渐拉开大幕,各类学校纷纷涌现。外国语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公立学校国际部、创新学校等,他们共同编织出了国际学校行业的斑斓画卷。这其中,逐渐衍生出了“双语学校”类型,为中国的孩子们提供一种新的教育可能。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惠立学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校是老牌教育集团惠灵顿(中国)旗下双语品牌学校,成立于2018年。建校仅6年,它就成为了家长心中的“口碑校”。


在刚刚落幕的国际学校30年颁奖盛典上,上海惠立学校被授予“卓越成就奖”。该奖项是对成立不久,同时取得优异办学成绩的国际化学校的表彰。上海惠立学校是如何在百花齐放的国际化学校中脱颖而出?它为孩子们到底打开了怎样的世界?


01 精准、坚持、赋能,公益之路成就彼此


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的娄塘镇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古镇,如今聚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和随迁上海的子女。在袅袅炊烟中,惠立学校的师生们将目光聚焦这里,希望通过跨越社群的对话与互动,为这里的儿童们带去温暖与热情。


当地公益组织注意到当地有不少“特殊的孩子”,到了暑假和周末,定期为他们安排课后活动,并联合500强企业为其捐赠。但惠立学校的孩子们在调研中却发现,随迁孩子缺少的不仅是物质资源,还有陪伴——高质量的同龄人陪伴。惠立娄塘项目的创始团队经过多次调研,设计出了娄塘一日营的特色活动,娄塘的文化与历史、传统美食都成为一日营活动的内容,而惠立小学生则成了第一批“核心用户”,营地产品链接起惠立家庭与娄塘当地儿童。如今,娄塘流动儿童公益支持项目已经传承了四年。

▲娄塘公益项目

在“2023青少年远见者新星奖”角逐中,惠立学校娄塘外来务工子女公益项目社团在全国163所学校的457份有效个人及社团申请中脱颖而出,被授予“杰出公益社团”的称号。该奖项是一项支持12-18岁青少年用创新公益项目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奖项。最早起源于美国,历经20余年在多个国家展开,迄今共吸引全球数百万青少年参加。


“通过娄塘的项目,惠立的孩子们能体会到,公益不是施舍,而是相互赋能。孩子们能够提升对社会多元化包容性的认识和提升,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给这个社群带来改变。”惠立学校校长周淑群说,在学校“立德树人,惠善立人”理念的指引下,惠立社群认为未来的领袖应当充满同情心且富有社会责任感。而社会责任感教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公益要与真实生活发生联结,这是惠立公益教育的底层逻辑。


自创校起,惠立就开启了公益教育探索之路。2019年,惠立成立国内首支家校联合发起的联劝惠立之友慈善专项基金;2020年发起国内首个旨在促进校园慈善教育发展的专题资助计划——惠善立人计划;2021国内首个初中生资助项目——惠立初中生资助计划“惠立有机农场”走出校园,升级为“惠立教育农园合伙人项目”,真正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项目初衷。2022年惠立慈善火花项目推出,惠及惠立社群每一位成员。

▲惠立教育农园公益项目

除了在公益上大展拳脚,惠立学生在文体方面更是全面开花——


在市运会上,惠立学子获得击剑、冰球和游泳冠军。在今夏举办的模拟联合国比赛中,上海惠立学校的8位学生在200余支学校团队以及愈900人次的参赛学生中斩获佳绩,获得了3项第一名,1项第二名以及3项第三名的耀眼成绩。 


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华语辩论锦标赛中,由上海惠立初级辩论社以及高级辩论社的8位同学组成的辩论队取得了优秀奖的成绩。


上海惠立学校18名中学学子在位于卡塔尔举办的世界学者杯的比赛中,作为唯一一支来自中国的学校团队,获得佳绩。写作团队在百余位对手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了前10名的成绩并捧起奖杯。共有18位队员全员成功跻身决赛,11月已经前往美国耶鲁大学,进行最后的实力比拼。 


......






▲惠立学校文体各类活动

惠立学校2018年建校,仅仅五年的时间,这一个个阳光活泼、全面发展的惠立学子形象已经生动地展现在学校、家长、社会的面前。公益、艺术、体育等全人教育的培养模式为民办双语教育助添了新的内涵,无论对学生个人,还是学校及更广泛的社群和社会,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在惠立社群的同心合力下,上海惠立教育发展基金会于去年成功步入元年,在支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开辟出了新的路径,积极推动着惠立公益、奖学金、教师培训计划等项目的进行,引航社群每一位成员的发展。


02 “从心,致远”,培养有生命力的个体


今年8月,惠灵顿(中国)集团全新推出“Be You, Be More”的教育愿景。基于“笃学、互通、善新” 三大核心教育方向,凝练出“从心,致远”的教育格言,鼓励学生们发现自己,探索更多可能性。


惠立学校从八年级到十二年级完整的职业探索项目,学生历经五年对自我、社会及世界的探索,涉及不同的主题,在纵横中发现更多自我的可能性,便是对这一愿景的真实对照。从八年级开始,学生可以在距离大学升学这5年中,通过学校大学升学与职业规划部设置的丰富多元的职业探索项目中,用充裕的时间深入职业了解与体验,他们会逐步探索自己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和自己心之所长。


学校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嘉宾走进校园分享职业发展,答疑解惑。学生则有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探索项目,走进企业深入体验真实的职业情境,验证自己对职业的理解。这对于学生升入9年级前选择IGCSE课程,升入11年级前选择IB课程,以及选择大学和专业方向,逐步生成越来越有针对性的参考。


尤其在学校的“职业探索日”,学校邀请社群中来自不同行业的家长代表与知名企业,分享不同行业的职业发展,并别出心裁地设计模拟面试环节,学生完整地体验准备简历,对话企业负责人,争取心仪职位的全过程。


曾在娄塘公益项目里担任产品组成员的Jessica在“职业探索日”面试世界某知名快消公司产品经理的职位时,联系自己娄塘项目的经历,说到:“我开始明白在工作中始终需要务实,站到应用场景中,看任务背后所给定的条件是什么,再去制定计划,而不是按照自己理想中的画面感去做事。”


面试官对Jessica予以肯定的同时,也指出其中的问题:“你的陈述过去宽泛,你需要结合你申请的岗位指责,谈你的看法和计划,这样才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对职位有想法,而且有相应的执行力。”这一番让jessica醍醐灌顶,类似这样真实的职场分享也为惠立学子们带来了诸多深远的启发。

▲Jessica现场“面试”

立足真实世界,积极探索,发展个人志趣,寻找人生坐标。这是惠立培养“有生命力的个体”的重要路径,也是惠立教育鲜明特色所在。


03 实现优秀学术与全人素养“双向奔赴”的秘诀


回到“双语学校”的基本命题,学生在双语能力和学术方面到底表现如何?学校拿出了亮眼的成绩单——2023年6月IGCSE大考中,惠立学子首战告捷,A和A*比例达到了75%。其中,40%的同学获得了8门及以上A*/A的成绩,80%的学生获得了5门及以上A*/A的成绩。惠立开设了17门IGCSE科目,学生在各科目中表现瞩目。英语成绩尤其突出。所有学生都参加了英语作为一语的测试,A*-B成绩比例达到了90%以上。更有75%的学生选择具有挑战性的“英语文学”,成绩同样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