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课程融合”何其难?这所学校为大湾区国际教育“本土化”找到良方!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顶思 | 发布时间: 2024-04-23 | 72 次浏览 | 分享到:


皮蛋制作、新闻发布会、历史游戏卡牌设计、情景剧……在广东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的课堂上,惊现各种趣味学习活动。这是老师们在评估学生学习的各种创新方法,让学生在基于真实情境的学科探索中,完成学习,发展和运用技能,提升核心素养。这是翰林实验学校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课程融合”实践的缩影,在国际教育核心高地深圳、广州之外的东莞,它是当地第一所以中文为探究语言的IB PYP、MYP双授权的世界学校,这里为国际教育“本土化”潜心探索,开出良方。


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以下简称“翰林学校”)创办于2004年,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部为一体的寄宿制民办学校。现有近万名学生和千余名教职员工。20年来,办学品质突出,被评为东莞市直属学校,东莞市一级学校,东莞市德育示范学校、东莞市第三批品牌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校园游泳推广学校、全国先进民办学校、全国空军招飞优秀生源基地学校等,还是清华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学校、北京大学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基地。


卓越办学成果背后少不了一位“灵魂人物”——奉海英校长。她是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总校长兼国际部、未来学部校长,也是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骨干校长、东莞市民办中小学优秀校长、IB官方培训官。同时,她也是优秀的国际教育实践者。在她看来,在“巴尼时代”,随着社会环境快速变化更新,“高质量的学习”应该是培育学生创造性地解决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的能力,学习不应该只发生在课堂。在奉海英校长的引领下,翰林学校未来学部深耕教育,走出自己的特色。


01 面向未来,落实核心素养,“课程融合”落地的法宝


作为东莞第一所以中文为探究语言的IB PYP、MYP双授权的世界学校,翰林学校未来部正在创新性地将国家课程和IB项目深度融合。


课程融合在国际化学校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尝试,但通常被认为困难重重。在未来学部初中IB MYP协调员李燕看来,融合难度在于既要符合我国教育实际,保证学生完成并通过国家标准化质量评估,又要能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既要从不同课本里寻找融合点,又需要保证学科的系统性,而且课程整合在时间的跨度上也有所限制,所以,课程融合难度极大。


“我们非常重视设计和实施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课程与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奉海英校长在刚结束的第五届IB中国教育论坛上,向来自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作了主题为《新课标背景下,素养导向的融合课程该如何设计与实施》的工作坊,分享了自己学校的经验。


2022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素养为纲的义务教育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种要求和挑战不是零星的局部的改变与调整,而是要在整个育人方式和培养人才体系上进行创新和改革。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育人方式、教学活动该如何重建,才能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翰林学校的思考与变革,便是将国际课程校本化,将国家课程全球化,两者进行融合。


翰林学校未来学部以探究为本,以概念驱动,既链接学科,也跨越学科。未来学部的探究学习由学生或老师发起。小学IB特色班引导学生使用“前期评估、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深入探究、得出结论、采取行动”这一探究循环去探索规律、发现规律,不断反思深入,创新思维。初中IB特色班引导学生链接全球背景,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他们的生活或他们体验过的世界相联系,从而使得学习具有了意义,这种情境化的学习也和新课程标准中的“结合实际”相一致。未来学部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科素养,学习和提升研究、沟通、思考、社交和自我管理技能。


落实核心素养,是翰林学校未来学部制胜的法宝。在翰林未来学部小学IB特色班,学科学习和大单元探究是相结合的。例如,五年级语文结合大单元探究中的“迁徙”这一概念,与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相融合,引导学生学着书上列采访清单的方法去了解大人的迁徙岁月。学生根据自己的采访稿进行采访,采访对象可以是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邻居、老师等。采访结束后学生根据录音整理采访稿,制作好思维导图、写感想与收获等。从采访中,学生了解了他人的迁徙(搬家)经历、迁徙原因,在迁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迁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以及目前东莞的迁徙政策等。


通过这一体验式学习,学生的交流技能、沟通技能得到了相应提升。如:


1.按顺序提问:根据问题清单有序地提问。

2.记录关键词:记录对方回答中的关键信息,节省时间。

3.适当追问:对于自己不明白或是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追问。

4.注意礼貌:采访时注意表达清楚,提问有礼貌,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



翰林学校未来学部初中IB特色班的学科概览,也是将国家课程的学科内容按照学期为单位,通过IB MYP提供的重大概念、相关概念和全球背景进行重新整合。整合课程内容既符合国家课程的要求,也落实IB MYP的要求和评估标准。每学期,老师还会根据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对学科概览进行修订。教研和协同备课活动则是团队合作的基石,集体智慧促进了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学校还特别重视课程的实际应用,定期修订探究计划和学科概览,以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另外,学校还创新了评估方法,如项新闻发布会、历史游戏卡牌设计、科学调研报告、皮蛋制作、“鸡尾酒”制作、情景剧演绎等。在八年级生物学科“身体系统”的学习单元中,课堂模拟了“翰林疗养院”,通过真实情境,完成国家课程,发展和运用技能,提升核心素养。



仍然以初中为例,在物理学科学习中,老师结合中考实验考点,创设了“新年答谢活动”的情景,让同学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测量密度实验,处理数据和报告结果。同学们协作探究,根据实验测量结果,分析物质属性之间的关系,并制作分层饮品,从而在实验和实践过程中生成自己对于“实验和测量结果为研究对象的关系提供证据”的理解。



此外,在德育方面,“四美少年”德育特色课程也是结合大单元探究计划融合设计的。在翰林未来学部小学IB特色班,孩子们最骄傲的事之一便是被评为“四美少年”。根据探究单元的不同,“四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心灵美)的评估标准也有所侧重。这就保证了德育与探究目标的统一性以及与教学评的一致性。


奉校长认为,核心素养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教学首要问题是为什么而教,为什么而学?学习在于连接:概念的联系,人与社会的联系,过去、现在、将来的联系,人际网络的连接等,能将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迁移至高度不相似的现实世界场景,能够在面对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时,自己找到线索,综合所学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02 跨学科双师组合,语文+美术、数学+物理、英语+音乐


“跨学科双师授课”是翰林学校课程融合的新尝试。注重关联,打破学科壁垒,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翰林学校未来学部一直在探索与实践的。在IB MYP中,跨学科学习是学生理解两门及以上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并将其融合起来形成新的理解的过程。


例如,数学&物理跨学科以“对称之美”为切入点,将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知识点与物理中的“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及平面镜作图”知识点进行链接,将物理现象抽象为数学模型,让学生能够以严谨的数学推理去验证物理学科的平面镜成像原理,并且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物理学科的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问题。


语文和美术、数学与物理、英语与音乐……两位老师同时授课不单单只是模式新颖,大胆尝试和研究的背后,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将各种概念、方法或交流方式结合起来,解释一种现象、解决一个问题或创造一个产品。让学生能够从多门学科中汲取特定的知识技能并有机融合,能够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真实世界的各种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综合。


03 打破师资困境,神奇的“支持型学习社区”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程融合的关键。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学生对大观念的理解。在IB课程中,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法是有区别的。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在课程融合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保持国家课程的基础性,又体现IB课程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具备跨文化的教育背景和教学能力,能够熟练掌握两种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和评估方式的不同也需要教师具备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


这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翰林学校加大了对老师的培训培养力度,比如校内工作坊、校外参访、教研活动、协同备课等,展现了学校在教育领域的先锋思维和实践能力。校内外的专业发展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通过校内工作坊和校外参访,教师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国家课程标准和IB课程的核心理念,还能够与来自其他学校的资深教师进行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此外,学校还大力推广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模式,确保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同时,校长、老师也多次到IB中国教育论坛、中华IB国际文凭学校协会(CISA)年会分享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华南地区、中国、全球都有翰林教师学习分享的身影。


秉着“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栋梁”的办学理念,奉海英校长敢于理念先行、思想出新,引领团队共创共建共享支持型学习社区。


奉校长认为,翰林的支持型学习社区,可以概括为三个“中心”,两个“高度”,三个“育人”,四个“主体”。


三个“中心”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


两个“高度”指高信任、高效能的赋能体系。


三个“育人”指管理育人、活动育人、课程育人。


四个“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 在支持型的学习社区里,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富有探究精神的终身学习者;

  • 教师不是疲惫且厌倦的“撞钟者”,而是热忱灵慧的创造者;

  • 家长不是焦虑且挑剔的“甩手掌柜”,而是终身学习的同行者;

  • 社区里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不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而是支持型学习社区的共建者。


因此,翰林学校的学习社区里有支持型学生、支持型老师、支持型家长、支持型他人,社区里的每一个人,都愿意为了他人的进步和成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做出适当的改变,成为支持型的伙伴。


结语


翰林学校身处粤港澳大湾区,这里是与北京、江浙沪并立的中国国际教育“高地”。面对“课程融合”之困,翰林学校未来学部在这片创新实践的土壤上,师生们稳扎稳打,走出一条课程融合的新道路,为国际教育“本土化”探索良方!


作者 | 顶思

图源 | 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