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材料、环境和课程都不按套路出牌,瑞吉欧的学前教育为何享誉全球?
来源: | 作者:Luna | 发布时间: 2019-12-12 | 1718 次浏览 | 分享到:

说到幼儿教育理念,和蒙特梭利一样源起意大利的瑞吉欧也是较为知名的教学理念之一。“开放性”和“生成性”是瑞吉欧的基本品质,但瑞吉欧并不希望自己成为一种“模式”,而是在每一所幼儿园中探索教育的多样可能。这也使得瑞吉欧看起来有些令人困惑。


来自新加坡的伊顿国际教育集团在其幼儿园中积极践行着瑞吉欧教学理念,成为了国内幼儿园在瑞吉欧教学方面的佼佼者。《幼思计划》第四期,顶思走进苏州三所伊顿幼儿园——吴中区幼儿园、青剑湖幼儿园、白塘幼儿园,听园长们揭秘真正的瑞吉欧。


文 | Luna

编 | 田菁


“儿童由一百种组成,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是瑞吉欧理念教育者最熟悉的一句话。它出自洛里斯·马拉古齐的诗歌,诠释了瑞吉欧理念对儿童看法的精髓。瑞吉欧追求儿童愉快、幸福、健康地成长,认为儿童有权利,并且应该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潜力。


经过多年发展,瑞吉欧已经和蒙特梭利、华德福一起,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幼儿教育理念。1991年,美国《新闻周刊》报导,世界十大最佳学校中,学龄前学校首推瑞吉欧的学前教育机构,被称为“全世界最好的学前班”。


虽然瑞吉欧名声在外,但因为其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对教师的极高要求,而且不像蒙特梭利那样有证书认证作为背书,使得许多家长对瑞吉欧的了解还很模糊,对幼儿园的办学质量也无从辨别。


因此,顶思特意联系了在国内采用瑞吉欧幼儿教学法的典型——来自新加坡的伊顿国际教育集团。苏州三所伊顿幼儿园的园长们和顶思聊了聊没有套路的瑞吉欧有怎样的高标准、严要求,又是怎样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保持优异的办学质量。



无边界的环境中,孩子的感官得到最大开发


还没有走进伊顿幼儿园,就会先被园区的环境吸引目光。吴中区幼儿园位居民区中,整个园区小巧玲珑,户外还有小小的种植园;青剑湖幼儿园中保留了原有的小树林和草地,看起来像是个迷你版森林;白塘幼儿园毗邻商业区,园区中却利用环境打造出小花园和玻璃房。

 

  

从左至右分别是:白塘校区、青剑湖校区、吴中校区


三个幼儿园虽然同是伊顿品牌,在园区环境上却各有各的特色。与其说是园方特意打造了这样的环境,不如说是他们利用了原有的环境,加以适度的改造,使得孩子们既可以走进自然、融入环境,又可以乐在其中,自由探索。



以孩子为中心的环创


要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园区环境绝不是易事,但在此之前,理解和认同瑞吉欧对儿童的看法是进行瑞吉欧教学的前提


瑞吉欧教育者常说“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其核心便是认同幼儿是有能力的思考者和交流者。因此,“玩耍”和“交流”也是孩子的主要学习模式。


在此基础上,伊顿在瑞吉欧的教育理念下,发展出了别具特色的环境创设。



因地制宜地利用环境


马拉古奇说:“我们重视环境,因为环境有能力去组织、提升不同年龄的人之间的愉悦关系,创造美好的环境,提供变化,让选择和活动能更臻完善。而且适当的环境可以激发社会、情感和认知方面的种种学习。”


因此,“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是伊顿幼儿园的环创信条。


青剑湖幼儿园被誉为“森林式幼儿园”,但其中的树木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土地上本来就存在的。


“森林式幼儿园”


可以看到,青剑湖幼儿园所处的这块地区,绿化程度很高,所以,幼儿园只是借环境之便,利用了这块森林。


同时,这样的借用也使得孩子能够更加接近自然环境,而不是在人造的环境中进行隔绝的探索。

孩子是环境创设的直接参与者


在瑞吉欧的幼儿园中,常常会见到一些出其不意的设计。例如:藏在图书区边边角角的地毯、挂在防护栏上形形色色的锅碗瓢盆和其它制品、小树林中的彩带桥和小木屋。


          

彩带桥


这些就像是环境中一个个小亮点,打破了园区的“整齐”,不断带给人惊喜。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极富创意的设计并不是老师主导的,而是来自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图书区的地毯藏在边角,是因为孩子们喜欢在这个地方读书。那么,为什么要把地毯放在别的地方呢?让孩子以最舒服的方式阅读,不正是让他们在舒适环境中探索学习的最佳方式吗?



阅读区


激发孩子感官体验的教具


在瑞吉欧的幼儿园中,可以看到教室中用小盒子整齐地收纳了许多教具,在走廊上也随处可见贴在墙上的不同材质制成的可触摸的教具。但与其说是教具,不如说,这些东西更像是教学中、玩耍中会用到的素材。


瑞吉欧使用的教具


这和瑞吉欧对于教具的要求息息相关,简而言之,要求这些材料是美观的、感官的、开放的、真实的、自然的、有趣的、有吸引力的。

自然材质


与蒙特梭利不同,瑞吉欧所使用的教具不是制成的成品,而是使用各式各样的素材,使得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去探索如何使用这些材料。

 


具有瑞吉欧特色的教具


与华德福相比,瑞吉欧的教具并不会完全排斥人工制品,也会使用能够体现材质特点的材料,比如:藤球、纽扣等。

 


具有瑞吉欧特色的教具


在青剑湖幼儿园中,墙上贴的教具甚至使用了意面和谷物脆这种食物。与众不同的质感相信可以令孩子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感知与体会。

光影室


即便是不熟悉瑞吉欧的人,可能也听说过瑞吉欧对光影的利用。这也确实是事实,在伊顿的幼儿园中,光影室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光影室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各种透光材料,观察它们在光线下的不同形态,也可以使用不透光的物体,去探究在灯光下的投影。这极大地开发了孩子对光影的好奇。




此外,镜桌也是瑞吉欧幼儿园中的常见物品。桌子上时常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教具,让孩子们不仅能够直观地观察物体,也可以通过镜桌的灯光和镜子观察。


幼儿园中也经常摆上了各种各样的镜子,镜子的反射使孩子们活动的环境变得更加的多变,也提供了随时随地观察的机会。

 


体现地域特色


不同区域的瑞吉欧幼儿园所提供的材料有共性,但是也具有差异性,这与因地制宜的园区环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如,南北方教室中所投放的树叶形状是不同的,多选用当地常见的种类。南方有常青树,北方则有松果和针叶。探究题材上也是一样,北方多探究雪,南方多探究雨,成都、云南这样的内陆地区,甚至可以研究当地的药材。

 


多样的探究对象


不刻意回避危险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幼儿园必须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尖锐的东西都要杜绝,因为孩子会不小心伤到自己。


但在瑞吉欧的幼儿园中,环创教具方面不会刻意回避危险。因为他们相信,孩子自己是有认知能力的,在探索和学习中自然会学会怎样去规避危险。而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孩子辨别危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