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叶延武:“中国魂”的文化内涵、历史演进与教育价值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叶延武 | 发布时间: 2024-04-15 | 207 次浏览 | 分享到:


披阅百家精粹,对有关“中国魂”的论述探本溯源,可以发现,儒家之观当为主体,其次为老庄,上古传说、佛教禅宗、阴阳五行、墨法兵家、纵横农杂等为辅助。百家精神,藏于国人骨血,绵延世代而不绝,泽被四方而不衰,由此逐步形成了稳定持久的宇宙观、人性观、历史观、政治观、教育观、变易观、修齐观、入世观等。


纵观古今流变,笔者将“中国魂”的内蕴概括为五大要义:家国情怀、忠孝观念、抗争精神、通变意识与天人境界。其核心价值是先国后家、先人后己、先义后利;统一高于分治、集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以上五大要义既充分体现了“魂”范畴“虚”的一面,即情怀、观念、精神、意识、境界,体现了“中国魂” 的核心基因,直抵“中国魂”的本质;又揭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华文明“实”的一面,即家国、忠孝、抗争、通变、天人,展示了独树一帜的民族根基与中国底色。


“中国魂”的形成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存在,被赋予了鲜明的历史意义与未来意义。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推动着生产力发展、政权嬗代、社会制度演进,鼓舞着炎黄子孙追求人格完善、国富民强。从未来的角度看,“中国魂”具有普遍意义的发展性,一方面,陈腐老旧、不合潮流的内容被逐渐洗淘,直至走向消亡;另一方面,融合创新、契合时代的观念迎来新生,始终发挥着它无声却振聋发聩、无形却高山巍峨的磅礴力量。


04 “中国魂”五大要义的历史演进与教育价值


(一)家国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国是个体生活与生命成长的基本环境,家国是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原乡。与西方文化崇尚宗教不同,中国文化崇拜祖先、注重伦理道德、以天下关怀为己任。家国情怀是指在热爱家庭的基础上,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所产生的高度认同感和崇高使命感。《礼记·大学》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种由小及大、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和实践的核心理念。


其一,家国情怀的历史演进。


家国情怀饱含着对家的眷念、对国的热爱以及对家国共同体的深层认知与真挚情怀。恋家情怀是家国情怀的生命本源。原始社会没有“私”的概念。随着剩余生活资料的出现,人们逐渐产生了“私”的意识,家应运而生,人类由此开启了文明社会的伟大征程。家的出现,成为公、私区分的重大标志。“家”字以房屋、畜猪之形表征,彰显私有化现象与对血脉传承的思考,这是恋家情怀的文化起源。


爱国情怀是家国情怀的政治话语。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逐渐形成、阶级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氏族部落权力组织对此无可奈何、束手无策。时代呼唤一种特殊的政治力量缓和社会冲突,这种力量就是国家机器。国家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文明社会。人们对国的情怀,源于对运用武力捍卫主体权益的赞赏与认同,其核心在于对国民利益的维护。


家国情怀是恋家与爱国的一体化表达。家与国的先后出现催生出恋家、爱国的情感心境,为家国情怀的产生提供了文化积累。家国情怀的内涵要义与家国间的关系息息相关。在古罗马传统社会,家国二分、界限清晰,二者的关系靠契约、法令调节;而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家国是以伦理性的礼乐制度构成的社会连续性共同体,家国情怀则是生命主体对家国命运共同体在关系、结构、意识等方面的高度融会,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意识与社会文化现象。


家国情怀的文化内涵具有时代性,是历代家国关系、制度变迁的情感反映。在家庭、阶级、国家产生前的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期,人们对部族、聚落的发展兴衰有着强烈的心理反应,可以称之为“原始的家国情怀”。从残存的墓葬岩画等资料中可以看出氏族部落的人们会因获得了更多的生活资源而欢呼跳舞,会因部族间征战的胜利而产生归属荣耀感,会因他族侵袭或是自然灾害而产生危机使命感。他们祭奠祖先,感恩天地神灵,祈祷风调雨顺,对自己的故土家园、聚落部族展现出了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与责任担当。


氏族部落末期,黄帝一统华夏部族,实行禅让制度。华夏部族首领带领部落成员治理水患、发展农耕、圈养家畜、建章立制,展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尧禅位于舜、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神话传说时代,家、国关系没有完全区分开来,家国情怀仍处在蒙昧阶段,呈现出“即国即家”的特点。


公元前2070年,夏启继位,世袭制开启,“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中国正式进入奴隶社会。在家庭层面,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贵族家庭、依附性家庭和自由民家庭,其中以家国一体的宗法制大家庭为代表。在国家层面,宗法制、井田制、分封制逐渐出现并广泛实行,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奴隶主贵族阶级王权统治的不断巩固,以及对周边少数民族入侵的抵御能力不断加强,中原地区的奴隶主贵族逐渐形成了顺应天道、敬天法祖、开疆拓土、唯德是辅、平定四夷、威震四方的家国情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开启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家庭制度与国家制 度都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迁。其中,从家庭制度层面看,商鞅变法以强制分家、分族迁徙来打击旧贵族,使小家族、小家庭代替了宗族大家庭。从国家制度层面看,“大一统”制度成为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脉络,包括“文化大一统”与“王朝大一统”。人们对于家国的认同主要通过对文明与王朝的认同实现,以此为起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国情怀基本上呈现出“天下一统”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土地改革铲除了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根基,冲击了传统家族制度。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我国家庭制度变革的里程碑,它明确规定男女婚姻自由、男女权利平等。传统的“大一统”“家族式”家国情怀嬗变为男女平等、自由自主、爱国惜家式的家国情怀。这展现了对新中国的热爱,对中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以及对各自小家庭的爱惜。


其二,家国情怀的教育价值。


家国情怀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沉淀至今,其丰厚的内涵已融入中华儿女的生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引领与价值追求。家国的和合共生、生死与共鞭策着中华儿女以正确的家国观坚定维护国家统一、自觉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势力。每个小家在国家发展、民族大义面前都应自觉担当、舍己舍家,以无限热爱、无畏勇气、无私情怀书写“国是千万家”的壮丽诗篇。


精神的传承、情怀的延续需要教育的引领与坚守,爱国主义是全体中国人民最深厚、最持久、最富底蕴的情感。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提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培育被视为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崛起的中流砥柱。


教育是为学生“立心”“立命”的过程。新时代,要将爱国主义、家国情怀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 《指南》)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学段融合在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之中;同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采用互动、启 发、沉浸、交流的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指南》还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例 如,通过汉字、书法、成语、古诗词、古代散文、古典小说、神话等引导学生理解、热爱国家 通用语言文字,让学生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情怀、中华精神;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社会伦理和风尚,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还可以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文化考察与专题研学等活动,培养学生严于律己、自强不息、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他们树立宏大志向,把个人道德的完善与国家民族的社会大义有机统一起来,涵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