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叶延武:“中国魂”的文化内涵、历史演进与教育价值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叶延武 | 发布时间: 2024-04-15 | 209 次浏览 | 分享到:


“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涵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将传统修身成德思想中的仁民爱物、孝亲爱国、重义轻利的内涵融入21世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我们就能凝聚千千万万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忠孝观念


从文字起源来看,“忠”字最早见于战国,属于形声字,从心,中声,本义为尽心竭力,引申为忠厚。“心”上一“中”,不偏不倚;“中”下一“心”,同国同心。“孝”字最早见于商代,其古字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着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子”上有老,有根有源;“老”下有子,有依有靠。我国古代将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称为“五伦”。“五伦”之中,君臣关系、父子关系为首。臣民服从君主,谓忠;子女敬养父母,谓孝。忠与 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调整社会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独特的发展轨迹与丰富的社会价值。


其一,忠孝观念的历史演进。


忠的观念最早指规范君主的政治伦理规则,要求君主“忠于民”“思利民”。春秋中期以后,忠演变为要求臣下忠于社稷和忠于君主,但忠于君主是依附于忠于社稷和公家之事的,且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此外,忠还演变为一般的道德规范,要求君子也就是当时的贵族“考中度 衷”,为人谋而坦荡磊落。忠又与信并提,合为忠信,意指忠诚尽心、信守承诺。


孝萌芽于尧舜时代,在西周时多在祭祀用语中出现,对象是已经死去的父母和祖先,如享孝、追孝、用孝等。进入春秋早期后,所谓的孝道更接近于愚孝。子女是父母的财产,对父母只能逆来顺受、盲目服从,不可逃避反抗。春秋中期以后,传统的孝道伦理受到挑战,开始摆脱旧时的愚孝观念。“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侍奉父母时,如果他们有过错应委婉劝阻,即使父母不听谏,子女仍要恭敬不昌犯,心里也不能怨恨父母。当父母有严重过失,子女不能唯父母之命是从,以避免陷于不义。


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兼并风起,儒家、法家、道家等学派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忠孝观念。“性相近,习相远也。”人性论作为伦理哲学中最简单却也是最复杂的命题,贯穿儒家思想始终,更是忠孝观的理论基础。孔子“仁”学思想认为“性”就是“德”,又因孔子将“仁”视为全德之称,故有“德”就是“仁”、“仁”即 “人性之善”之谓。“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是说孝道就是“仁”,孝道是人的本性, 对父母尽孝的内驱力来自人本身。


孟子在继承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他认为,孝道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孝行是情感的自然流 露,是人性善的必然外显。家国一体、君父同伦、忠孝难分。在独特的社会结构下,儒家通过“移孝为忠”的方式将父子间的家庭伦理纳入君臣间的政治伦理之中,将对君主的忠视为对父母的孝。主张人生的主要目的是做一个孝顺的子孙和善良的公民。如《孝经·广扬名章第 十四》所言:“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士章第五》所言:“故以孝事君则忠, 以敬事长则顺。”由此可见,孝作为人天生的情感需求与自发的道德素养,其作用被不断扩大,社会、政治功能得以强调、凸显,忠孝观念合而为一。


不少人认为,儒、道两家在伦理道德的许多方面的观点是相对立的。老、庄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对儒家所倡导的忠孝仁义持批判态度,甚至提出不忠、不孝的主张。但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老、庄并不是简单地反对忠孝,而是反对错误的忠孝观及具体的践行方式。《老子》第十九章言:“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以此观之,老子认为“孝”是人的自然天性,只要绝仁弃义,舍弃世俗所倡导的仁义以及后天的道德规范约束,就可以回归到天然的“孝慈”状态。在庄子看来,忠君、孝亲都是自然的、必然的、无可逃避的,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感纽带。


秦朝以降,忠的含义逐渐收缩,窄化为臣对君专用的政治伦理规范,臣下以“不忠者无名以立于世”为信条,忠君成为衡量臣下思想言行的最高标准。孝的治世作用逐渐被挖掘。商鞅变法后,秦强制性地实行小家庭制度。为维护家庭、社会稳定,极力推崇父权,重视对不孝之罪的惩罚,或断足流放,或黥城旦舂,或处以死刑,以此达到“移孝为忠”的目的。


汉代是中国封建帝制社会全面定型的朝代,也是忠孝观念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董仲舒建立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伦理体系,强调“一中为忠,二中为患”,提倡“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忠君由“应然”转为“必然”。汉王朝提倡“以孝治天下”,孝与忠相辅相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时,政权更迭频仍、社会动荡,但对儒家思想核心的“孝”并未造成严重冲击,反而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但忠在政治中的地位大不如前,移忠作孝、轻国重家成为社会道德主流。五代时期,甚至出现了一人历任两朝、三朝甚至五六朝的现象,“忠臣不事二主”的信念荡然无存。


宋代民族矛盾尖锐,理学思潮兴起,忠的天理化推动了忠的政治伦理化进程,忠成为“无 所逃离天地之间”的普遍法则。全社会都十分注重忠君,强调“精忠报国”,其间涌现出不少舍生忘死、捍卫国家利益的英雄志士,如岳飞、文天祥等。


元代最初的忠义精神包含着蒙古民族豪爽、义气、忠厚等原生态的民族气质。元为巩固政权、繁荣国力,加快了汉化之路,元朝统治者注重笼络汉人儒士构建元朝的儒家治理体系,并迅速认同和接纳了儒家的“三纲五常”、忠孝观念。


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儒家真正定于一尊,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忠孝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被明清统治者充分利用,形成了以忠孝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晚清时期,尽管维新派人士对传统忠君观有思想上的转换,但他们并未在生活实践中突破传统,仍然固守着儒家的伦理纲常。明清时期也极力提倡孝道,清康熙、乾隆皇帝多次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百岁”,昭示其尊老敬贤的教化。


其二,忠孝观念的教育价值。


教育一定是向善的,忠孝观念就是教育向善的根基之一。因此,我们要:


启蒙教育入手,通过识字写字、诵读诗文、听闻典故、亲近先贤等学习活动的设计,启发孩子理解蕴含其中的做人道理,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养成孝老敬亲、忠诚守信的观念与习惯。


进入高年级要广泛开展“传承忠孝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竭力弘扬忠孝文化。例如,在学习《论语》时,教师可以组织儒家“孝道”专题研究实践,召开“忠孝教育”主题班会,举行“学楷模树榜 样”“服务社区”“邻里节”等感恩活动,激发学生忠于国家、感恩社会、孝敬父母的深厚情感;还可以在父亲节、母亲节及重阳节时鼓励孩子以实际行动向父母与老人致意,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领受长辈教诲之情。


忠与孝、家与国同频共振,融为一体,人人在家尽孝、为国为民尽忠,家家和睦共处、邻里守望,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从政治文明建设来说,忠孝观念的传承与发扬是维护政治稳定、凝聚人民力量的重要举措。从道德文明建设来说,忠孝观念对于增进家庭和谐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培养人民对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物质文明建设来说,忠孝观念对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三)抗争精神


中国文化素来以“温良恭俭让”著称。儒家推崇“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墨家主张“兼 爱、非攻”,道家奉行“道法自然”,武术崇尚“以柔克刚”,等等。相对于“君子无所争”的中庸之道,抗争精神往往容易被忽略。但事实上,自强不息、战天斗地、不畏强权、九死不悔的抗争精神始终存于中华儿女的基因里,并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它是“中国魂”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