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叶延武:“中国魂”的文化内涵、历史演进与教育价值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叶延武 | 发布时间: 2024-04-15 | 211 次浏览 | 分享到:


其一,抗争精神的历史演进。


中华儿女所推崇的抗争精神,可追溯至上古神话。我国保存神话最多、成书最早的典籍是《山海经》。尽管在文献分类上,《山海经》常被归入“山川地志”或“博物小说”类,但不可否认,它所收纳的各种志怪故事,从母系氏族至父系氏族、从日月风云至山川草木,时间跨度 之长、采集范围之广,集中反映了中华文明滥觞之时先民对自然世界的瑰丽想象。


长江、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地理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又因依山傍水、气候多变而自然灾害繁多。面对洪水翻涌、猛兽奔袭,生命坚韧的先人开山引渠、磨石为刃,方得生存之道。许多顽强抗争的事迹,化为传奇壮美、令人钦佩的神话故事,与亘古不变的山川地貌共同被记录在《山海经》之中。继之的《淮南子》《列子》《三五历纪》等著作也收录了许多中华祖先英勇抗争的神话典故。盘古、女娲、后羿、精卫、夸父,这些鲜明而勇敢的神人形象乃“中国魂”中抗争精神的拟人化表达。


以抗争为内核的神话,指向的是“人定胜天”的命运观。鲁迅认为,神话的产生是“先 民见天地万物变异无常”。由于这些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他们只能“自造众说以解释”。可见神话之“话”,与人对天地万物的态度紧密相连。中国神话宝库中蕴藏着一系列的抗争故事:


  • 女娃殒命化为精卫,竭力填平沧海;

  • 愚公传志子孙后世,决心移除高山;

  • 后羿张弓无畏神威,英武射落九日;

  • 夸父奔走透支所能,誓死追逐烈阳。


宇宙浩瀚,时间无垠,个体生命犹如沧海一粟,脆弱而柔软。但中国神话中的“反抗神”,以非神的力量冲破桎梏、追寻幸福,何其悲壮!这些动人的形象反映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信念坚定、逆势进取的命运观。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由野蛮向文明演进的过程,英雄的概念在人们有意为之的塑造下应运而生。英雄神话是抗争精神的价值观依托。综观世界各国神话会发现,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 都伴随着英雄神话。中国神话中不乏以真实历史人物为蓝本的“神人同体”式英雄。例如,在山洪泛滥、民不聊生之际挺身而出的大禹,疏导洪水,劈开龙门,创下“超人”传说。在有着尚德精神传统的中国神话故事中,英雄往往在危难关头为苍生挺身而出,他们有“超”能力,但在外貌形象上仍然是“人”,可见,抗争精神的核心,从本质上讲,是正义的,也是崇高的。它肯定凡人的价值、个体的意志。


神话中所记载的故事,大多是在原始社会通过口耳相传,反映上古时期物我关系的文学性叙事。至封建社会,文明开化,抗争不再局限于人与自然层面,而更多地演变为“国”与 “民”之间,从秦朝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至清代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延续不绝,反映出人民不平则鸣、不公则争的英雄气概。


近代中国,“中国魂”里抗争精神的外化表现,由农民起义转变为抵御外部入侵的民族反侵略、反殖民战争。爱国成为抗争行为的精神动力。清末的反抗帝国主义的入侵战争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魏源受林则徐所托编辑《海国图志》、容闳建议清廷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一批为国抗争、英勇捐躯的民族英雄,例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屡次大败法军的刘永福,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保卫台湾岛的刘铭传,甲午海战直撞敌舰的邓世昌等等。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被推翻。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率先觉醒。陈独秀、鲁迅、闻一多等文人以笔为矛,掀起一场意识形态上的抗争。尤其是鲁迅,作为最能代表中国文人抗争精神的“硬骨头”,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在与日本军国主义实力相差极为悬殊的情况下,通过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全面战胜强大的帝国主义,使中国一雪前耻,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虽然我们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在这十四年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灿若星辰的抗日英雄:左权、杨靖宇、马本 斋、赵一曼、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魂”的代表。


早在 1931年,毛泽东同志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就写道:“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这首词以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对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颂扬,抒发了峥嵘岁月中抗争必胜的理想主义情怀。毛泽东的很多诗篇中都运用了上古神话意象,如尧舜、嫦娥、白云黄鹤、龟蛇二将、巫山神女等,其中突出的代表之一是对愚公移山的解读,毛泽东将愚公移山的故事与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两座大山的革命事业紧密结合,以此告诫大家抗日战争是持久之战,需要学习愚公的抗争精神与持久战斗意识,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其二,抗争精神的教育价值。


中国人的神话里,彰显了反抗的神性;中国人的宗教里,显露了反抗的人性;中国人的思想里,蕴藏了反抗的理性。那么,中国人的教育里,也应富含抗争的气概和崇尚英雄的传统。在培养孩子责任感、谦逊态度、服从分享意识、宽容大度品格时,还要培养孩子在对待不公平不友好、欺压欺骗时的勇于抗争精神,帮助他们养成不卑不亢、勇敢自信地应对挑战与困难的意志品质。


抗争精神的培养应体现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例如,体育与健康教育以对抗人体生理惰性本能的体育训练培养孩子勇于拼搏的竞技精神。


小学阶段围绕政治思想与道德启蒙,以革命文物、歌曲、事迹激发学生对刘胡兰、黄继光、雷锋等英雄的崇敬之情,使学生在学习、崇尚、铭记英雄的过程中种下抗争精神的火种;


初中阶段围绕政治觉悟提高和品德锤炼,立足真实历史,讲述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伟大人物与事迹,让学生全面感悟共产党不畏艰险、坚守信念、敢于牺牲、无私奉献、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斗争与创新精神,形成“向上向善、向党向国”的价值观,自觉抵制庸俗、恶俗、低俗等不良现象;


高中阶段围绕政治认同和精神升华,以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成果诠释革命精神。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主题辩论 赛,培养孩子明辨是非曲直、敢于抵制错误权威的辩证思维、开拓意识、抗争精神等。


人生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我们没有办法躲避道路坎坷、自然灾害,但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唤醒和培育青年人的无畏勇气、抗争精神,让他们高昂头颅,挺起脊梁,以刚健勇毅的雄姿愈挫愈勇、百折不挠,在磨难中成长,在逆境中前行,在不断奋进中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四)通变意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但“变”与“不变”又是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正如苏轼《赤壁赋》所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变”与“不变”,皆为看待事物的角度。道家“无为无不 为”,以不变应万变;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万变应不变;佛家“万变不离其宗”,以万变应万变。百花齐放的中国哲学思想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奥义,并积淀形成了顺应时 代的通变意识。


其一,通变意识的历史演进。


中国古代通变思想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在传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华夏先民首先意识到宇宙自然变动不居、天下万物生生不息的自然本真,这是通变思想的萌芽和发端。进入文明时代后,先民又逐渐认识到社会现象日新月异、国家兴衰不断变化的社会本质,通变的思想观念逐渐形成。


通变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中:“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意思是说如果能够穷究易卦的六爻之数,能够完全彻底地了解易卦、了解易道阴阳变化的根本规律,就能够通晓事物变化之理。“穷则变,变则通, 通则久”,这句话蕴藏着万事万物遵循“穷极则变化,变化则通达,通达则能恒久”的原则;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则变化,变化则通达,就会豁然开朗,行得通则可以长久,将得以永恒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