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叶延武:“中国魂”的文化内涵、历史演进与教育价值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叶延武 | 发布时间: 2024-04-15 | 2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屈原曾在《天问》中展开对世界、宇宙的终极追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但若想回应屈子之问,还得从道家的思想中领略一二。道家所讲的“天”更多指向的是自然界义的“自然之天”。在道家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自然本性。因此,人要“绝圣弃智”,把人性从自己强加的藩篱中彻底解放出来,复归自然之中,达到一种超然境界。庄子提出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核心主张,比老子“复归婴儿”的境界更具审美价值,意义也更为深远,其庄周梦蝶的典故乃天人境界最典型、最生动的展现。


汉时,董仲舒继承儒学传统并根据自然主义原则,从自然之天的阴阳五行运动中推导出了天理孝道,为儒学“大厦”找到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天人关系时,他观察到人的身体上部有双眼,体内有经络血脉,有喜怒哀乐四种情绪,而自然界上部有日月,内部有山川河流,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于是,他推导出“天人同类,人副天数”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合一的主张,如《春秋繁露·阴阳义》所载:“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宋明时期发展到顶峰,各学派思想家提出了诸多差异化的观点,但普遍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的自觉。张载认为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具有一致性,人和自然都要遵循统一规律,天人协调是最高理想。程颢、程颐认为天人本为一体,人的本性和心灵就是天理。王阳明认为万物是一个整体,天地相连、一气相通。宋明理学从唯心主义出发,把“天理”与“心 性”相联结,将“天人合一”转化为一门促使人致力于向内修身养性的心性之学。 这些不同的文化流派、历朝历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相互碰撞、彼此渗透,汇聚成中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和合”思想,成为东方哲学智慧与情感思维的范本。


其二,天人境界的教育价值。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境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缺失,过度开发自然,造成资源浪费、地区争端、全球变暖、大气污染、土地沙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病毒肆虐、生物安全等自然环境问题频发,致使人类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或成为一句空谈。马克思指明了人类发展的正确方向:共产主义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彻底结合,能够彻底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天人合一思想应当成为当今教育的海上灯塔,指引未来教育的理念目标与实施路径。仅仅以“形而下学”低位的教育,永远无法开启人的高维智慧。教育必须回归“形而上学”,从高维智慧的层面汲取营养,才能够重新开启生命纵向提升之路。从始至终,贯穿这段时空的轴心智慧就是易学,贯穿这段时空的轴心理念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中折射出的教育理念,其终极目的就是寻求自然与人的和合,让人在自然、仁爱的环境中自主体验、自由生长,充分领略自然生命存在的意义,包容多元生命的差异性,追求返璞归真的人性之美,与万物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天人合一中的“合一”并非简单的“同一”,而是丰富的“合一”。天人合一所倡导的教育是天道自然、润物无声,让孩子亲近自然、体验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联结自然,把自然当成最好的老师。


营造自然的学习环境,使孩子与自然相通相融,认识到自然的无限性,反思自己的有限性。既要以人为本,又要以自然为本。在万物之间找到恰当的位置,树立起世间万物命运共同的博大信仰。关注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内发性教育,关注内心的修养与反思,重视学生价值自觉能力的提升,注重启发孩子内心觉悟与主体的内在力量,使孩子通过自悟自省、反思完善的路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教育思想需要依靠课程和学科路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落实。以语文学科为例,在小学、初中阶段,可以选取老子、孔子及其他诸子百家作品中的名言名句,让学生初步了解其中的道法自然、和而不同及尚和合、求大同的人文精神。在高中阶段,可以学习《道德经》等代表性作品,使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强化尊重自然规律的主观意识。在地理学科的课程学习之中,可以纳入先人探索自然与人文环境方面的文明成果,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密切关系,从而领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感受人地和谐之美,唤醒生态文明意识。


结语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经济互通,文明互鉴,协同治理已成趋势,但国家、民族之间价值观念、经济文化冲突也在不断升级,这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真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存养我们的人心、完善我们的人性。鉴古知今,彰往察来。人类只有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扎下根来,才能找到精神原点,才能成功踏上创新发展之路。“中国魂”里的家国忠孝、抗争通变与天人合一、和合兼容决定了中华文明的连续、统一和不断创新。只有全体中华儿女在“中国魂”里扎下根来,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参考文献略

* 本文原载于《教育史研究》2024年第1期

作者 | 叶延武

图源 | pixabay